○王大萍
“奶奶、奶奶,這爐灰不能倒在草皮上,很危險的。”剛剛放學回來的趙文博站在奶奶家門口大聲制止著。
“哎呦,文博,你都教育起奶奶來了?”
“奶奶,我們老師說了,林區現在己經進入春季防火期,任何人都要遵守防火規定,如果著起火來,林區損失可就大了。”
“小東西,人不大,覺悟還挺高。”
“奶奶,我們老師講了,要我們做好家庭防火宣傳員,我是班里的宣傳隊長,您可要配合我做好防火工作呀!”
“讓我來跟您說說這‘家庭防火七個注意’吧,一是不要臥床吸煙、不要亂扔煙頭、火柴,大人孩子不要玩火;二是正確使用各種家用電器,選擇安全可靠的電源開關,出門前關閉電源;三是白酒、紙張、窗簾等易燃可燃物品應與火源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四是……”文博有板有眼地向奶奶宣傳著防火常識。
聽完孫子的一番“教育”,老太太徹底把“森林防火重于泰山”這句話記住了。“奶奶錯了,聽我大孫子的,我以后再也不往草皮上倒爐灰了,現在我就拿水將草皮全部澆一遍,可得積極配合我大孫子的‘工作’。”
這是發生在克一河第一小學三年級學生趙文博與奶奶之間的一個防火小故事。
今年是趙文博同學擔任班級防火宣傳隊長的第三年,進入春季防火期后的每個早自習時間,他都會向同學們宣傳防火知識,“出門不帶火、在外不吸煙”“家火野火一起防,大家記住了嗎?”“記住啦”“記住啦!”同學們齊聲應和著。
防火教育從娃娃抓起。這樣的場景在克一河第一小學已成為常態。多年來,學校通過一系列防火舉措將防火意識慢慢“根植”到每一名學生的心中,所以,趙文博同學才有如此強烈的防火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