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錦
“我不在家的時候,記得把火柴、打火機收好。記得及時斷電,插座上不要放太多設備。點火做飯要小心,風太大了就不要點火了……”
每當進入春防期,父親就開啟了絮絮叨叨模式。但我知道,這既是他身為林區人的習慣,也是他作為一名撲火隊員的使命。
森林防火是頭等大事,這是每一個林區人從小就有的常識。因為后天職業對父親的影響,讓他儼然成了鄰居、親戚身邊的防火宣傳員。他經常在與別人閑聊的時候,不自覺地說出一些防火常識,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身邊人的行為和防火意識,就像是時時立在別人身邊的“防火宣傳牌”。可每當別人主動提起父親這個習慣時,他卻突然木訥起來,支支吾吾地解釋起來。當我好奇地問他,是不是因為害羞,他卻說:“我只想告訴大家基本的防火常識罷了,家里外面不著火就行,咱也不需要那名聲。”
長期在林區生活,父親對于火十分謹慎,他時常教育我:“一點星星火,可毀萬畝林。”在我看來,這從來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宣傳標語,而是無數林區人或聽過或見過的自然悲歌。每到春天,林區的大風如期而至。作為土生土長的林區人,父親對這種天氣最為熟悉。每年這段時間,他總是重點關注天氣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囑咐我們不要生火。因為我們家住在平房里,父親會提前準備一些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以備一家人的不時之需。春防期間,我最難見到的是父親這個“大忙人”。因為他總是奔波在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線,家人對于他的突然“消失”也漸漸習以為常。我常在想,父親或許會對不能陪伴我們而心生遺憾,但是他對工作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正如他說:“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對家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