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劉利 封安明 管青昌)興安八月,秋高氣爽,云淡風輕。得耳布爾森工公司應急事務處院內的水塘里,搬來了一戶“特殊”的居民——一只雌野鴨和五只小雛鴨,當地人得知后紛紛來到院內,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經當地濕地管理部門專業人員鑒定,該野鴨是羅紋鴨,屬中型鴨類,較家鴨小,體長約45厘米左右,成年雌鴨上體呈黑褐色,滿布淡棕色“U”形斑,下體呈棕白色,滿布黑斑。未成年的小鴨雌雄貌形互為相似。羅紋鴨通常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開始從越冬地返回至北方的繁殖地繁殖,大約9月中旬至10月末開始南遷,到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東南沿海等地越冬。黑龍江省三江平原地區是羅紋鴨在我國的主要繁殖地,湖南省的東洞庭湖,安徽省的升金湖以及江西省的鄱陽湖是其重要的越冬地。
今年夏季雨水充沛,水草豐茂。水塘內水藻、草葉和其它水生物充足,羅紋鴨一家逗留在此,已有月余。它們在清澈的湖水中玩耍嬉戲,還不時地發出咯嘎、咯嘎的叫聲,真是“柳池天藍靜,鏡翠白云清;盛水葉搖下,野鴨漾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