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夏天,氣候宜人、風景如畫。走進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免渡河農場華海養殖場,一眼望去,寬闊的草場上,兩萬多只小鵝雛在自由漫步、嬉戲玩耍,勾畫出一幅產業興、農民富的喜人畫卷。養殖場主人黃海陽是免渡河農場靈活就業職工,靠著免渡河農場的惠農資金創辦了養鵝場,經過九年的奮斗,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養殖戶。
黃海陽說:“農場對零就業家庭創業特別支持,還給予了養殖補貼,我從2013年開始養殖大鵝,第一年養了6000只。”
2013年初夏,黃海陽買回了鵝苗,準備開始自己的養殖事業。所謂萬事開頭難,鵝苗買回來沒幾天,就死了二三十只。他向別人請教技術,找到鵝苗死亡的原因。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第一批小鵝長得很快,3個月后就出欄了,養鵝的第一年,黃海陽就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現在說起養鵝,從飼養到管理,從生產加工到尋找銷路,黃海陽信心滿滿。黃海陽表示,養鵝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鵝可以吃森林中的雜草,糞便可以為樹木提供營養,可以合理利用林下資源,節約養殖成本,形成了有效利用和良性循環。
黃海陽踏實肯干、吃苦耐勞。他認真學習養殖技術,克服各種困難,從購買鵝苗、打防疫針到拌料、喂食,他都認真學習、親力親為,并且還帶動周邊和免渡河鎮的養殖戶共同發展大鵝養殖業。
黃海陽說:“帶動的養殖戶最少的養了8千只,多的養3萬多只,都有不錯的經濟收入,家庭也都富裕了。”
對此,養殖戶魏潤盛說:“黃海陽給我提供了不少幫助,我這兩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大鵝越養越多,收益逐年增加。”
如今,黃海陽通過養鵝脫了貧,致了富,奔了小康,年收益可達50萬元左右。他毫無保留地為前來學習的人講解養鵝“致富經”,免費為大家傳授養鵝技術,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養鵝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