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宣
黨的十八大以來,牙克石市大力弘揚“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按照上級治水興水決策部署,統籌做好防汛減災、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牙克石市水資源承載能力和保障能力顯著提升,交出了一份高分“民生答卷”。
致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寫好“管水、用水”水文章。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完成了《牙克石市地下水生態保護規劃》《牙克石市節水型社會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高質量完成市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創建工作,并通過了自治區水利廳驗收;為加大用水總量控制力度,投資建設水資源信息化管理云平臺;中水回用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21年匯流河發電廠、牙克石熱電廠、煒燁熱力公司先后接入中水管網并投入使用,進一步提高了牙市中水回用率。
致力河流溯源,黑龍江南源終認定。依托河長制深入推進,重新捋順河流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之上,開展黑龍江源頭認定基礎資料搜集工作,配合呼倫貝爾市水利局、自治區水利廳、水利部專家組自滿洲里市開始,沿額爾古納河逆流而上,直至牙克石市庫都爾鎮林區深處實地踏查,最終由水利部專家組形成《黑龍江江源確認專家論證意見》,認定海拉爾河為黑龍江南源,起始位置是庫都爾鎮境內。
致力建設幸福河湖,治水護水開啟新征程。自2018年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以來,市河長辦嚴格按照上級河長制工作要求,與全市各級河長、各成員單位及相關部門共同攜手,相互協作,積極推進,在呼倫貝爾市2020年度、2021年度河長制考核中,牙市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等級;全面落實“一河一策”目標措施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河長制河流名錄內旗縣級181條河流全部完成管理范圍劃定工作;積極開展“最美河湖衛士”宣傳推薦工作,2020年一名基層巡河員被自治區評為最美巡河員;積極推進河道砂石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改革,編制《牙克石市河道采砂規劃》、制定《牙克石市河道采砂監督管理辦法》,實現河道采砂秩序根本好轉。
致力強化水利支撐,扎敦水利樞紐工程藍圖變現實。扎敦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以防洪、森林防火、供水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該工程是海拉爾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扎敦河流域唯一的控制工程,于2013年10月開工建設,是國務院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重點支持的水利項目。該工程于2020年5月25日正式下閘蓄水,工程各項功能已逐步發揮,工程的建設對牙克石市乃至于呼倫貝爾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致力保障河湖安瀾 ,提升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努力構建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的防洪減災體系,組織編制《牙克石市防洪規劃》,強化防山洪非工程措施預警平臺建設和維護,全面提升牙市防治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科學合理地進行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建設。目前,全市建設達標堤防長度達到173.17公里。
致力推進普惠安全 ,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加大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力度,完成13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建設,推進落實農村安全飲水“三項制度”“三個責任”的落實。組織編制《牙克石市飲水安全“十四五”規劃》,積極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和維修改造工程,切實提高農村安全飲水保障能力。
這十年,是牙克石市水利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的十年,是牙克石市水利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上臺階的十年,是牙克石市民生水利極大改善和提高的十年。治水事業永無止境,牙克石市將深化作風革命、效能建設,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飽滿的干勁,更加扎實的措施,把治水興水這一大事辦好,著力解決全市水利問題,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