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莫爾道嘎森工公司借助旅游市場強勢反彈有利時機,梳理總結合作經驗,拓展合作方式范圍,提升旅游產品的營銷力與影響力,2023年共接待游客40萬人次,完成經營總收入2437萬元;
圖里河森工公司積極推進圖里河酒業發展,三款酒類產品榮獲第十一屆內蒙古“名優特”產品品牌質量獎,并準予使用內蒙古“名優特”集體標識;
森工集團緊扣國家“雙碳”戰略,發揮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推進碳匯產業發展,2023年累計實現交易額2267.6萬元。
…………
這是森工集團持續推進國企改革、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縮影。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2023年,森工集團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引領,在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更好發揮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牢牢把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這一改革重點,圍繞優化經濟布局結構、健全科技創新機制、完善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等中心工作,全面發力、多點突破,以“多子落”帶動企業“全面活”,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雙提升”。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企運轉更高效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57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森工集團負責經營保護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在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森工集團先后于20世紀90年代、2000年、2008年、2015年、2020年進行了多輪涉及體制機制的改革。
在改革進程中,逐步剝離了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實現政、企、事、管辦“四分開”,解決了大量歷史遺留問題,為企業輕裝上陣打牢了堅實基礎,建立了以生態主業為核心,碳匯、旅游、林下經濟等產業多元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了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修復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
2020年,森工集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應變局、開新局,緊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設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頂住改革起步晚、基礎弱的巨大壓力,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100項重點改革任務目標。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森工集團的新定位,森工集團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提質增效的企業目標,對林區產業發展線路、規劃、布局等進行重新調整,在集團總部機構優化調整中組建成立了產業事業部,注資成立了旅游、林下、碳匯三家公司,按照林區產業板塊實施專業化整合,消除區域內無序競爭,對外打造統一營銷、統一品牌和融資平臺,培育與森工集團發展定位相契合的支柱產業,林區產業實現了由“靜”到“動”、由“舊”到“新”、由“無”到“有”重大轉變。
2023年,森工集團立足新的發展階段,圍繞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開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森林康養旅游“守綠換金”,聚力壯大林下經濟“借綠生金”,奮力推進林業碳匯“點綠成金”,穩步開發生物質能源“壯綠增金”,努力打造森林“水庫、糧庫、錢庫、碳庫”,構建適應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國內一流現代林業集團。
扛牢生態保護建設主責主業,國企動能更澎湃
2023年,森工集團聚焦生態保護建設主責主業,立足國企改革發展大局,堅持破立并舉、系統集成,全力以赴優生態、興產業、促改革、惠民生、強黨建,各項工作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持續推動生態保護建設,全力推進林長制走深走實,設立各級林長830人,“林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銜接貫通、高效傳動的協作機制基本形成;高質量實施額爾古納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治理等國家重大生態工程;深入貫徹天然林管護“四到省”要求,100%落實管護責任;聚焦“嚴細實專精早”,嚴格落實責任,突出火災防范,未發生人為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預警、監測、防治等體系建設,完成“四率”指標。
———做大做強森林“四庫”,森工集團聚焦探索生態價值轉化新路徑,做好由“綠”到“金”大文章,森林旅游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23年,林區接待游客66.66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356.53萬元;圍繞林糧、林果、林藥、林蔬、林水、林菌、林禽、林畜等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奮力推進林業碳匯,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國有林碳匯儲備基地;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提升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充分利用林區20個保障性苗圃,在保障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種苗銷售業、綠化施工業,切實提高產業附加值。
———健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成為常態;全面推進全員績效考核,開展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差異化分配績效薪酬,工資收入實現“能增能減”;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2023年764名高校畢業生和工勤技能人員引進工作全部完成;分類制定和下達考核目標,合理設置指標及權重,推動生產經營責任制考核更加科學、導向更加清晰、重點更加突出;以“大起底”行動為抓手,集中攻堅“兩非兩資”清退和“壓減”任務,強化高負債和長期虧損企業專項治理,盤活利用各類閑置資產,推動各類問題“清倉見底”,促進企業“瘦身健體”。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緊緊圍繞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精準施策,把“輸血”解困變為“造血”脫困。通過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林下資源采集、旅游產業等,組織動員職工群眾走發展家庭經濟的勤勞致富之路,著力推進、重點突破,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林業職工,讓他們生活得更幸福。
———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始終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作為一次錘煉黨性、永葆忠誠的大學習,一次把握大勢、提高站位的大對標,通過用好各類紅色教育資源、黨性教育基地,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綠色筑牢紅色”,持續講好“四個故事”,擦亮“四張名片”,全力打造“線上+線下”“集中+自學”的全覆蓋學習模式,引導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提升能力本領、強化使命擔當。
改革無止境,揚帆再出發。1月17日,森工集團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部署推進視頻會議召開,解讀《內蒙古森工集團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安排部署集團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點工作。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深入推進,將掀翻“大鍋飯”,打破“鐵飯碗”,向市場看齊,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發揮薪酬分配和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將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素質、有干勁的內外部人才選好、用好、激勵好,不斷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森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