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讀幾個句子,你就知道蒙醫的厲害

包文君
2017-08-05
2129

 核心提示:蒙醫藥學是“活著”的文化遺產。蒙醫的系統理論源于自然萬象的規律,信仰“天人一脈”,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貫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觀。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傳承至今,是古代科學的瑰寶。

  蒙醫藥不僅有神奇的治療方法,在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價值。

  蒙醫是廣角鏡,它的視野很寬廣很透徹。

 

 
 

 

 

 

 

 

 

 

 

 

 

 

 

 

 

 

  他是一種神奇

  01.蒙醫將人體看作與外界直接聯系著的有機整體,從身體表面的細微變化診斷出體內的疾病。

  02.蒙醫診斷疾病時常常聯合運用問、望、觸三種方法。其中診脈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03.五療種特色傳統療法運用針刺、灸療、推拿、藥浴、放血五種療法治療高血壓、鼻炎、腦血栓、風濕等多系統疾病,且對身體沒有傷害。

  04.蒙醫整骨術利用人骨自然愈合原理,不使用儀器,不開刀、不打鋼釘、不傷元氣,全靠手法技術醫治。

  05.腦震術是在患者頭部或患者身體其他部位如腳底或者患者身旁用專用起震棒進行適當力量敲擊起震,將震波傳至腦部,“以震治震,震靜結合”治療腦震蕩。

  06.修復受損神經,光靠營養神經療法是起不到修復作用的,蒙藥珍寶丸卻可以對受損部分直接修復,有“顛覆性作用”。

  07.蒙醫藥治療血液病有非常久遠的歷史,一些至今無法攻克的難題,用蒙醫藥卻可以迎刃而解。

  08.蒙醫用藥結構自成一體,炮制工藝獨特,天然藥物特性明顯。

  09.蒙飲食療法、酸馬奶療法,讓亞健康的人群遠離病痛。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載有治療寒病的北方游牧部落經典復方“匈奴露宿丸”。

  他是一種歷史

  10.《蒙古秘史》記載:一次在作戰中,成吉思汗頸部受傷失血,在危急關頭,他的部下半夜不顧性命沖破敵人包圍,去尋找酸馬奶,這說明在一千年前的蒙古部落,對失血過多的人用酸馬奶來搶救,已成為熟練經驗。

  11.在《四部醫典》中記載“針刺、放血從北方傳到內地,在北方盛行。”

  12.元太醫忽思慧于1330年用漢字撰寫了《飲膳正要》一書,這是蒙醫藥學的第一部典籍,也是中國營養學研究的開山之作,李時珍將其中部分內容收入他的《本草綱目》?!?3.世紀著名蒙醫藥學家占布拉著《蒙醫金匱》一書,記述了蒙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藥兩千多首,是一部較完整的蒙藥方劑集。

  14.1963年內蒙古多倫頭道洼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砭石針,1978年在內蒙古樹林召公社出土的青銅針,被考古學界認定為用于針灸,這讓蒙古高原的醫藥學歷史一下推到了久遠以前的石器時代。

  三位國醫大師

  策·蘇榮扎布(2009年,首屆國醫大師)

  巴·吉格木德(2014年,第二屆國醫大師)

  包金山(2017年,第三屆國醫大師)

  他是一種哲學

  15.“天人一脈”是蒙醫藥的精髓。

  16.“寒熱平調”是蒙醫療法之根基。

  17.“三根學說”為主要理論基礎。

  18.“七素三穢”“陰陽五行”、“五元學說”是重點。

  他是一種文化

  19.《甘珠爾》《丹珠爾》《四部甘露》《蒙藥正典》等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醫學寶庫。

  20.銀制器具在蒙醫傳統療法治療疾病有著悠久的歷史。

  21.科右中旗蒙醫藥“科爾沁蒙醫藥浴療法”于2014年被列入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2.2008年,蒙醫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3.1956年,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了內蒙古醫學院,1958年在全國西醫藥院校中第一個設立了蒙醫專業。

  24.1980年,在通遼市成立內蒙古民族醫學院,1987年改為內蒙古蒙醫學院。

  他是一種產業

  25.2012年4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在呼和浩特成立。

  26.2013年2月份,蒙醫藥學受邀參加聯合國美國紐約總部召開的“南北對話高端論壇”。

  27.2016年12月30日,通遼市正式被命名為“中國蒙醫藥之都”。國內最大的蒙藥生產基地、蒙藥材種植基地、國內最早成立的蒙藥廠都在這里。

  28. 2010年,頒布實施《內蒙古自治區蒙中醫藥條例》。

  29.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出臺《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

  30.蒙醫藥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科學化、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正在邁向信息化的道路。

烏蘭:蒙醫藥學著名專家

  蒙醫蒙藥傳奇人物

  

 

  01忽思慧

  忽思慧(13世紀末—14世紀初),著名蒙醫、營養學泰斗。元代曾任飲膳太醫一職,著有《飲膳正要》一書。

  02忽公太

  忽公太(14世紀),元代蒙古族針灸學家,元翰林院醫學士,撰有《金蘭循經取穴圖解》。

  03墨爾根·綽爾濟

  墨爾根·綽爾濟(18世紀初),蒙古族東土默特人,著名外科醫學家,善醫外傷,對治療骨傷有傳統的獨特秘方,對于關節僵直,他已經采用類似現代推拿的治療方法。

  04伊喜巴拉珠爾

  伊喜巴拉珠爾(1704~1788),青海蒙古族,著名蒙醫理論家,他根據藏醫、印度醫學、中醫之精華提出了六基癥、寒病、十大要癥等獨特理論,充實和發展了蒙醫學理論,為近代蒙醫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05羅布僧蘇勒和木

  羅布僧蘇勒和木(1740--1810),著名蒙醫學家,正鑲白旗人,所編著的《認藥學》書中對每味藥的形態、產地、性味、功能、質量優劣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統地闡述。

  06占布拉卻吉丹金普仁來

  占布拉卻吉丹金普仁來,著名蒙藥學家,著有《秘訣方?!贰秾毶胶!贰队钪鎻V論》等經典著作。

  07占布拉道爾吉

  占布拉道爾吉,杰出蒙藥學家,奈曼旗人,著有《蒙藥正典》一書。

  08龍日格丹達爾

  龍日格丹達爾(1842~1915),喀拉喀蒙古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蒙醫藥學家。

  09伊希丹金旺吉拉

  伊希丹金旺吉拉(1853~1906),鑲白旗人,著《珊瑚驗方》(藏文)、《醫學歌訣》(藏文),是用歌賦體寫成,在蒙醫史上是首創。他制作的3個鑲飾藥袋和銀制圓花勺,為研究蒙藥劑量提供可靠依據。

  10古拿巴達拉

  古拿巴達拉(1892--1972),遼寧阜新人, 30歲時授予“道布其額木其”這一蒙醫最高殊榮,并開始招收徒弟,至1949年培養出蒙醫藥人才200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瑞應寺主持創辦中國第一所蒙醫學校。

  11白清云(云丹扎木蘇)

  白清云(1912--1989),遼寧阜新人,中國第一個蒙醫教授。主持藏文《四部醫典的》蒙文翻譯工作。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

  12羅布桑(1932~2006)

  阿魯科爾沁旗人,蒙醫學教授,蒙藥學專家,國內首任蒙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編著有《蒙藥學》《蒙藥炮制學》等全國統編教材。  

  “天人一脈”是蒙醫藥學的精髓——人來自于大自然,回歸于大自然。 


 

  本文由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和內蒙古日報社合作的大青山工作室聯合出品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編輯 楊文娟)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