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林區普降大雪,為了確保板夾泥危房全部拆除,我們頂風冒雪,深一腳,淺一腳挨家挨戶摸排信息,宣傳政策,了解群眾意愿,晚上還要開會匯總,每天基本都干到半夜12點。”近日的一天,記者來到了拆遷現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金河林業局“十個全覆蓋”工程攻堅組第七組成員陳鎖柱如是說。
內蒙古森工集團(林管局)確定保留的林場中,牛耳河林場是其中之一。金河林業局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局場兩級聯動,深入群眾,以問題為導向,查缺補漏,了解問題癥結,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十個全覆蓋”工程進度。
林業局派駐了5名科級干部常駐牛耳河林場,成立了10個由林場機關工作人員組成的攻堅小組,將任務落實到人,具體到戶。他們深入到拆遷戶家中了解情況,面對面交流,宣傳工程優惠政策,了解職工群眾需求,用真情換取職工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近些年有部分人到外地打工,導致林場無人居住房屋增多,有的住房已閑置多年。為了確保板夾泥危房全部拆除到位,攻堅小組成員通過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渠道,與房主取得聯系,把工程的目的、意義和政策,通過短信、微信、視頻發給他們,征得他們對工程的支持。對個別不理解的職工群眾,攻堅小組成員不厭其煩地打電話、做工作。通過努力,在外居住的百余戶職工回到當地,在規定的時間內拆除了應拆房屋。
對當地居住的職工群眾,他們放棄節假日、休息日,深入住戶家中從生態建設、幸福指數提升等角度詳細講解工程的重大意義和相關政策,使他們理解、支持并參與到工程建設中。個別職工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提出不合理要求,攻堅小組人員反復做工作,解釋工程給職工帶來的益處,最終使他們放棄不合理要求。林場應拆房屋600余戶,現已拆除400余戶。
林場班子成員家都在局址。自工程開展以來,一個月都難得回家一次。林場主任劉啟波說:“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日記本,看看今天該去哪一戶,還有哪一戶的工作沒有做通,今天能拆多少戶。”據林場工作人員介紹,劉主任前段時間胃痛,大家都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工程正是攻堅階段,他為了不耽誤工作,就在當地衛生所晚上輸液,白天吃點止疼藥,疼得厲害就拿硬物頂著胃堅持入戶調查。
這個林場還成立了“黨員先鋒隊”,出人、出車幫助拆遷中存在困難的職工群眾搬家,僅3月份就為20戶困難職工完成了搬家拆遷。目前,林場正在儲備板材、沙石、水泥、紅磚等材料,為維修房屋、新建住宅、街巷硬化、院落整治等項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記者●劉宏偉 杜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