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滿歸林業局白馬林場的干部職工們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青年屯建設工地上,拆舊倉房和蓋新倉房工程正緊鑼密鼓同步推進……
日前,記者在青年屯小區看到,一棟美觀漂亮的新倉房已基本完工,格外顯眼。很多住戶圍著觀看。“沒想到給我們蓋的倉房這么漂亮,質量這么好。”小區居民郭阿姨心情愉悅地清掃著新倉房的地面。
突然,裝載機響起來,職工楊勝明被機斗運送到倉房頂,拆卸一塊房脊瓦。看到記者不解的神情,白馬林場主任周敏慶解釋說:“他們在檢查中發現有三塊房脊瓦有點翹,雖然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但仍然覺得影響了整體的美觀,決定拆下來重訂。”
“再往左一點,右邊抬一點。”4名職工在訂封沿板和圍沿時,每訂一塊,都有一個人站在遠處看一下平不平。他們一會彎腰量尺,一會兒半跪著釘釘子,不一會兒,已汗流浹背。
另一邊,白馬林場第二棟倉房正在施工中。職工有的量尺、有的用油鋸截材料、有的扛料,還有一個人拿著鐵鍬不時往底楞下填著砂土。“小伙子,這邊也加點,底楞必須墊實,否則立柱會走形。”隋玉林對拿鐵鍬的工人喊著。隋師傅是有名的林木藝術創作大師,一身的木匠絕活,被領導任命為技術總監,對每道工序“緊盯嚴控”,哪里平不平、直不直都要經過他把關。
據悉,白馬林場承擔著四棟倉房的建設任務。他們把工程量按時間節點進行了分解,計劃扒房子用1天、平場地用3天,蓋一棟倉房用7天,做到當天任務當天銷號。在拼搶工期的同時,對工程質量毫不放松,當天干的活當天檢查驗收,發現問題,當日整改不隔夜。
“有了感情,才能真正把工程做好。我覺得新倉房就像自己的孩子,看著它從一片空地上一點點蓋起來,一天一個模樣,真的很開心,所有的辛苦付出都覺得值了。”周主任感慨地說。
白馬林場的建設場面,只是滿歸林業局推進青年屯樣板精品工程實施的一個縮影。在“十個全覆蓋”工程推進中,這個局決定將磚房集中連片的青年屯居民區打造成“標準化示范小區”,采用邊拆邊建、原址重建的模式,對倉房和圍欄進行重新規劃翻蓋,采取統一規格的木質結構、彩鋼瓦房蓋、結實的鐵門,對院落重新夾成統一高度的松木板杖子,對路面進行統一硬化,做到整齊劃一,美觀實用。
“建房育人,這次工程就像是一次考試,檢驗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效,也檢驗著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執行力和責任擔當。”滿歸林業局黨委書記米平華如是說。
這個局把此項工程落實到北岸、河西、白馬、汽車隊、烏龍岱5個林場,設立青年屯改造指揮部,拆房、平整、建房、挖樁坑、夾杖子,各工序正緊張有序的火熱推進。各總支、支部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勇擔當,以“蓋房人要想著住房人”為準則,拿出敢干大干快干的拼勁,樹立干好干優的信念,眾志成城打造精品樣板工程,黨員干部帶領職工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讓鮮紅黨旗永不褪色”的奉獻之歌。(記者●張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