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以落實改革重點任務為統領,推動剝離劃轉工作實現了“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可持續”,國有林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完成人工造林0.9萬畝、補植補造11.03萬畝、森林撫育173.2萬畝,分別為全年計劃的30%、40.8%、33%,生態保護建設能力持續提升;
投工投勞114.8萬人次,投入機械臺班13.36萬個,用于“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并同步與地方政府進行林區中心城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職工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圍繞林區中心工作,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載體,落細落實黨的建設各項工作舉措,為改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
成績的背后,是萬千務林人的辛勤付出。今年以來,林區上下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林業局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統籌謀劃抓改革、凝神聚力保生態、轉變方式促發展、補齊短板惠民生、從嚴治黨強根基,群策群力、銳意進取,重大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穩步推進國有林區改革
國有林區改革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林區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生態大局和林區職工群眾民生福祉。面對改革攻堅,林區上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1月22日至26日,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邀請國家林業局、發改委、財政部和自治區有關專家,對林區240余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就改革工作進行了一次高規格、高強度、高頻率的專題培訓,使林區全體干部深刻領會改革的目的意義,把握改革的精神實質,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了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上來,為深入推進國有林區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
“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去研究謀劃改革,把生態保護的國家使命、國有資產的管理責任與維護職工群眾的合理合法權益統籌兼顧、貫徹始終,協調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兼顧國家、集體、職工的利益?!边@是森工集團(林管局)黨政領導班子的承諾,是一切改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林區上下緊緊圍繞中央6號文件和自治區23號文件精神,堅持“頂層設計與實際操作同步,減法與加法同做,改革與日常工作同抓,近期與長遠共謀,思想發動與維護穩定共抓,企業與地方聯動”。森工集團(林管局)和各林業局成立了以黨政班子和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兩級國有林區改革領導小組,確定了各項改革重點工作的牽頭領導和責任部門,明確職責任務和工作要求,抽調精干力量集中辦公,建立了以改革為中心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運作機制。
7月8日,森工集團(林管局)與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興安盟行政公署舉行國有林區改革企業劃轉協議簽字儀式,林區在建設國有林區新體制的改革進程中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實際上,在推進政事企分離、管辦分離,落實“社會融入地方,經濟融入市場”的改革任務中,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多次與自治區林改組溝通匯報,先后20多次與屬地黨委政府對接,深入研究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剝離和企業劃轉的路徑、方式,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合理分擔改革成本,在剝離劃轉的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上達成了共識,形成了工作合力,推動剝離劃轉工作實現了“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可持續”。
截至目前,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政策覆蓋、區域供電、供熱、供水、物業管理、市政環衛剝離移交工作基本完成;住房公積金正在理順業務系統,移交時限為年底。
在全力推進剝離劃轉的同時,林區按照改革的要求對內部轉職能和自行處置的企業研究制定了改革處置指導意見,圍繞深遠山搬遷,統籌林區生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實際,進一步推進林場人口布局調整。組織1.72萬戶深遠山居民進行了搬遷,基本實現了林場居民撤并搬遷的改革目標。圍繞轉變發展方式,積極調整“十三五”發展思路,主動探索林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業態,研究發展綠色經濟的新政策。
以改革為契機,林區全面加強基礎管理,一方面加大了政策爭取力度,另一方面進一步理清底數,精準核實各單位人員、資產等各類底數,為強化管理、推進改革打下了基礎。同時,簽訂了年度目標責任狀,層層落實了管理責任;嚴格執行改革期間人事凍結要求,對職工年齡、學歷結構進行了梳理統計,詳細掌握了林區人員結構和行業分布情況;加強對重點項目、民生工程實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對社保資金、森林防火等項目和中央、自治區專項資金開展了效能監察,保證了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合法合規;按照年度工作會議確定的保工資、保改革成本、保生態和民生投入的資金使用原則,實時監督資金存量,強化調控,嚴格執行資金審批程序,合理調撥各項資金,保證了林區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轉。
提升生態保護建設能力
林區2016年度工作會議指出:“集中精力保護建設森林資源,是林區改革的方向,是務林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月,根河林業局貯木場被撤銷,原來從事采集裝運、卸造選歸裝的617名職工走上新崗位。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林區共有12000余人充實到直接從事森林管護、森林防火、森林經營等生態保護建設一線。
春季,林區造林的大好時節。根河林業局以義務植樹為契機,實行造管并重,專門成立了種苗培育指揮部,并在加強種苗培育的技術和質量管理中,實行跟班作業,擴大新造林地面積,大力保護、培育森林資源。與此同時,為了提高職工勞動積極性和生態保護意識,針對不同時期的生態建設和保護任務,適時開展了崗位技能大練兵活動。
保護生態是國有林區改革的初衷和根本目標。今年以來,林區圍繞發揮生態功能、提供生態服務、維護生態安全這一基本定位,聚焦主業,傾心傾力保護生態資源,提升生態保護建設能力。
在林區2016年上半年工作會議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查處林業行政案件1956起,涉案及行政處罰2434人次。這是林區各地與國家林業局駐區專員辦、大林公安局聯合開展打擊毀林開墾和非法侵占林地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的成果。在北部原始林區等重點區域開展“三清”工作已成為常態化,林區正逐步形成以公路為依托,以基本站為重點,區域站—中心站—基本站(移動站)—管護崗互為補充的管護格局,全面落實三級管護責任體系。
無論是根河林業局生態建設的累累碩果,還是北部原始林區強化資源管理的辛勤付出,他們都只是林區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林區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今年春防以來,林區共發森林火災10起,全部10小時內撲滅,當日滅火率100%。各級森防指全面優化森林防火組織領導體系、督查督辦機制和責任傳導機制,全力提升撲火隊伍建制化、梯隊化、專業化水平,優化裝備配置,科學布防駐守。堅持“投重兵、打小火、當日火、當日滅”的撲火理念,建立了地方與企業、武警森林部隊與林業專業撲火隊、地面與空中運兵航護及區域撲火聯動機制,創造性地開展了森警跨區駐防行動。同時,不斷加強有害生物監測防治,對樟子松紅斑病等進行了重點防治,完成有害生物防治59.6萬畝。完善森林保險業務,實現了林區范圍內所有森林的全面參保,增強了林業風險抵御能力。
在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探索中,林區積極開展烏爾旗漢林業局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作業管理、經營驗收和成效驗收的規章制度,完成經營面積1404公頃,開展了經營成效監測工作。各林業局對森林經營綜合工隊進行重新編配,確立了崗位技術規范,進行了專業培訓,補充了設備,專業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同時,根據林區生態保護建設需要,林區積極向國家林業局、自治區發改委申報森林防火、濕地保護、種苗基地、自然保護區等生態項目。持續推進北部林區國家公園建設,協調推進國防環保公路建設,推動騎警大隊組建上崗,啟動了規劃編制的先期工作。加快推進林業碳匯,開展了碳匯計量監測和業務培訓,為先行碳匯交易試點做了工作準備。
職工生活面貌展新顏
“十個全覆蓋”工程和城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林區近年來時限要求最緊、涵蓋任務最多、工作量最大、綜合性最強、涉及群體最復雜、職工參與最廣泛的民生工程。可以說,2016年,林區廣大干部職工群眾面臨著決心和能力的持續考驗。
這是一組各林業局“十個全覆蓋”工程的相關數據:
伊圖里河林業局板夾泥房屋已拆除1758戶,磚危房307戶已全部拆除,棚戶區改造新建磚房156戶,林場院落整治345戶已全部完成;
烏爾旗漢林業局新建的深水泵供水房18座已全部投入供水,局址路面改造升級11.8公里,硬化路面49公里,完成標準化衛生室建設6個,新建、修繕文化廣場12處;
圖里河林業局在西尼氣林場開展綠化植樹工作,拆除危舊房返還林地綠化和街道綠化2600畝,新增綠化1001畝,牙伊公路主道兩側綠化植樹5.6公里;
……
經過一年多的工程建設和環境整治,林區累計拆除“板夾泥”等危舊房3.36萬戶,完成街巷硬化334.3公里,新建維修倉房8631戶,新建維修木柵欄39.19萬米,綠化植樹215萬株,清運垃圾122.5萬噸。
一個個數據背后,是林區務林人無私奉獻共建美好家園的成果,是職工群眾實現美好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林區數以萬計的務林人“五加二”“白加黑”,始終沖在一線,頂烈日、冒風雨奮戰在施工現場,他們中有領導干部、有職工群眾,有黨員、有普通群眾,有站好最后一班崗的即將退休的老職工、有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員工……他們無論男女、不講年齡、不分官位高低都義無反顧的投身在共建美好新林區的行列中,再次將“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大興安嶺人精神在實干中升華。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森工集團(林管局)黨政領導和各級干部職工的智慧與辛勤付出。工程推進中,林區將“十個全覆蓋”、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國有林區深遠山職工搬遷相結合、與棚戶區改造相結合、與補齊社會短板、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相結合,本著“以人為本、生態為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整合資源、穩步推進,建管并重、著眼長效”的原則,分級制定了《深山遠山林場搬遷實施方案》和“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方案、指導意見,堅持從林區實際出發,保障功能,注重實效。同時,堅持“一家人、一條心、一體化”,加強與屬地政府溝通對接,成立聯合工作組,通過會議、現場調研等形式,共同研究部署工程建設。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當前,林區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積極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除了牢牢抓緊“十個全覆蓋”工程等重點民生工作不放松,在職工居民收入、社會公共基礎設施、社會公共服務滯后等問題上集中用力。進一步加快棚戶區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宜居水平。不斷謀求職工群眾致富的產業,拓寬增收渠道,大力扶持職工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家庭經濟等方式實現創收增收。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原則,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維穩力量,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協調聯動,確保了林區社會的和諧穩定。
黨建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4月,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視頻會,進一步學習貫徹上級有關要求,安排部署林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
一時間,在林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中,迅速掀起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熱潮,他們緊緊圍繞林區中心工作,以學習教育為載體,落細落實黨的建設各項工作舉措。
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進一步加強了制度建設,制定出臺了《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等規章制度。按照自治區黨委推進林區黨建部署,初步完善了林地黨建一體化格局。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與41個單位簽訂了《2016年度林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建立了違反八項規定動態報告制度。圍繞國有林區改革、“十個全覆蓋”工程和生態建設,下發了《關于在國有林區改革中進一步嚴肅紀律的通知》,加大執紀監督力度。
工作中,林區不斷強化兩級中心組學習的龍頭作用,按要求有計劃開展學習研討,各級黨組織書記切實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學習教育融入到國有林區改革、生態保護建設、黨建體制創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中。
為把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貫通學習,林區各級黨組織根據工作和生活實際,針對普通黨員、黨員領導干部等不同群體,制定了學習標準和內容??艘缓恿謽I局黨委以深化“三會一課”、微型黨課和書記大講堂等活動,在“十個全覆蓋”共建過程中,開設了流動黨校,通過購買學習材料送到一線等方式加強黨內教育;畢拉河林業局在堅持集中學習的同時,突出黨員個人自學,積極探索“山場課堂”、“網絡課堂”等學習方式,創新學習機制,筑牢“學”這一基礎;滿歸林業局黨委以“融”為手段,實施“強基工程”,著力創優工作載體和機制,教育引導黨員銘記黨員身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形成了“責任鏈”。同時,森工集團(林管局)黨委突出林業特點,將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重要論述作為學習重點,與林區年度工作目標緊密結合,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堅持“以崗位為課堂、以實踐為教案”,層層開展培訓學習,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員骨干培訓的全覆蓋。
爬坡過坎,任重道遠。上半年,通過林區上下的積極努力,已為圓滿完成年度各項任務打下堅實基礎,但保生態、促改革、惠民生的目標不容懈怠,讓我們鼓足干勁,提速攻堅,為把林區建成改革創新先行區、生態保護示范區、民生發展首善區做出應有貢獻。(記者 ●趙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