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陳佰山在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大學習大討論專題研討會上要求
轉變思想 更新觀念 統一認識 匯聚起建設生態文明的磅礴合力
閆宏光等參加研討
本網訊(記者 劉洪林)3月13日至14日,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專題研討會在牙克石召開。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在會上要求,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統一認識,匯聚起建設生態文明的磅礴合力。
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閆宏光及其他領導韓錫波、曹起武、高昇、周艷昌參加專題研討,田鳳奇主持。林區38個單位、部門負責人作研討發言。
陳佰山指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的組建標志著林區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開啟了林區創新發展的新歷程,翻開了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的新篇章。新的體制、新的定位,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統一認識,把心思匯聚到建設生態文明的部署上來,把精力集中到深化林區改革的決策上來,把行動落實到重點國有林管理的新要求上來。在集思廣益、明確方向的過程中,理清必須干什么,需要如何干,應該怎么干的問題,為下一步編制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實施指導意見與規劃奠定基礎。
陳佰山指出,要正確認識林區的生態價值和職責使命。《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和《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指出了國有林區“發揮生態功能、維護生態安全”的戰略定位,“提供生態服務、維護生態安全”的基本職能。全面把握戰略定位,深入理解基本職能,是我們開展下步工作的關鍵。落實好新的定位與職能,對林區就要進行進一步的解讀與認識。要從地理空間的跨度來看待林區的重要生態價值,要從歷史發展的維度看待林區的職能轉變,要從當前林區森林資源的現狀來看待生態保護建設。
陳佰山指出,要正確認識當前林區改革發展面臨的機遇。林區正處在新的發展階段,既面臨著如何保護、怎樣建設、轉型發展的戰略抉擇,又站在了建設生態文明備受矚目、多方支持改革、關注發展的重要結點。一是黨和國家把生態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二是綠色發展賦予了生態保護建設新的使命,三是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賦予了生態保護建設新的任務。
陳佰山指出,要正確認識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工作。在明確林區“三生態”定位的基礎上,我們必須按照建設改革先行區、生態示范區、民生和諧區的目標,堅持久久為功、善做善成,落實好各項任務。一要建立表述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特色的話語體系,善于提煉和總結林區的各類標識和宣傳話語,形成易于外界理解和接受的新理念、新表述,用獨具特色的林區話語,用廣泛認可的形象標簽來高度概括林區,塑造林區形象、傳播林區故事、推廣林區文化。二要持續改善生態,提升科學經營水平,強化森林經營管理,推進混交林培育。三要保護資源和維護生物多樣性,全面保護天然林資源、林地資源、濕地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切實加強依法治林。四要著力推進改革創新,健全森林資源監管體制,創新森林資源管護機制,積極推進智慧林業建設,積極推進生態富民。五要完善各項基礎保障,在政策保障、項目建設、站所建設、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裝備現代化建設等方面集中用力,為林區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閆宏光在研討時指出,改革創新是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的動力源泉。要深刻學習領會中央對林業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準確把握林區發展的新形勢,緊緊圍繞“發揮生態功能、提供生態服務、維護生態安全”的基本職能定位,牢固樹立生態保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與黨中央、自治區的改革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攻難事、辦實事、善做善成,用改革創新精神保護生態、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生態為本、保護優先是生態保護建設的基本方針。要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生態優先,落實好天然林資源保護、生態修復、濕地保護與恢復、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等重點工程,形成區域重點保護網絡格局;要樹立多功能、近自然的現代森林經營理念,落實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要科學經營利用森林,探索一條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發展道路;要強化生態保護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建立完整統一健全的資源管理行政執法體系,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林,為生態保護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現代化、信息化是林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要推進林業裝備現代化,建立完善后臺統一的林業資源監管體系,加強信息化建設,以裝備技術更新推動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創新,加快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的轉變。基礎設施建設是林區長遠發展的根本保障。要鞏固好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剝離移交成果;與屬地政府統一規劃,多渠道爭取投入,實現一體化建設;盡快改善林區公共交通落后現狀,提高基礎設施對生態保護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的支撐保障能力。保護完好的森林生態系統是職工增收致富的綠色寶庫。要大力發展轉型產業,制定《林區林下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和《林區產業轉型發展總體規劃》,引導、引領職工群眾按照規劃打造優勢特色產業基地,將綠色惠民和精準扶貧相結合,支持困難職工群眾通過保護生態、發展產業實現就業增收;要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加快進入林區,為林區重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管理局各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