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圖里河林業局局址到苗圃的路近4公里,5年來,圖里河林業局產業科技科副科長寇云飛和同事們不知往返于多少次。初冬的幾場大雪給大地披上了潔白的棉衣,寒風中一株株金蓮花的枯枝隨風搖曳。
金蓮花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藥,有極高的藥用、保健、食用及觀賞價值。而過度采摘使大量的野生金蓮花資源受到破壞,產量和質量逐年下降。2012年,圖里河林業局著手將金蓮花人工培育技術研究作為產業轉型的一個方向,開始了漫長的引種實驗。
“這2畝地就是2012年完成的金蓮花種植種源基地”,寇云飛指著苗圃大地內一片金蓮花枯枝說,通過從河北木蘭圍場引進金蓮花種子種植,與當地金蓮花種植進行對比實驗,我們進一步研究了金蓮花的特性、生長發育規律,第一年共播撒6斤金蓮花種子,經過3年的生長與培育,2014年種源基地金蓮花共產出種子7斤。
2014年12月15日,森工集團(林管局)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金蓮花人工培育技術研究》課題進行鑒定,對圖里河林業局所進行的林區野生金蓮花種源就地保護、人工促進密植、種子繁育、移植馴化進行培育實驗給予了肯定,并在自治區科技廳進行了科技成果登記,形成了林區金蓮花培育技術成果,此成果填補了林區金蓮花人工培育的空白,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
冷凍種子、浸種、拌細沙、做床、撒播、覆土、整壓,金蓮花種植每一環節都需要精心細致。金蓮花人工培育在林區尚屬首次,沒有任何經驗可鑒,6斤種子需拌多少細沙,種子播撒間距該如何把握等問題都給技術研究帶來了諸多難題,產業科技科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5點多就來到大地里進行反復試驗,工作起來就是一整天。
通過不懈努力,產業科技科最終根據試驗田地對比數據和觀察,制定了適宜林區生長的金蓮花培育方案、災害防治及管理措施等技術方案,并在2013年開始了擴繁培育,目前基地面積已達到20畝,且連年產種。
野生金蓮花多生長在海拔1000到2200米的山地或壩區的草坡、疏林或沼澤地。沿著苗圃里蜿蜒曲折的路向前走,在一片沼澤地里,寇云飛停下了腳步?!懊磕?月,金蓮花盛開的季節,這里一片金黃,每支金蓮花的花瓣多層且飽滿,那景象可喜人了?!?nbsp;
林區廣袤的森林濕地是金蓮花優渥的生長棲息地,圖里河林業局依托資源優勢,為人工培育的金蓮花種植提供了地源和生態環境,也有效利用了荒山荒地。
2015年,圖里河林業局向國家林業局申報了2016年中央財政林業局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金蓮花人工培育技術推廣》,在圖里河林業局建設野生金蓮花保護區50公頃,建設金蓮花人工推廣種植基地30公頃。項目實施后,不僅可以大幅度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人為對野生資源的破壞,還將通過成果推廣提高職工種植金蓮花的積極性,成為職工創業增收的途徑之一。目前,此項目已經得到國家林業局的批復,圖里河林業局正積極籌劃建設中。
寒風乍起,晶瑩的雪花緩緩而落,沉睡的大地又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盛裝,瞧,它們正為春的到來孕育新的希望與生機。 (記者 趙佳佳 通訊員 趙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