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十八大以來,綽爾林業局生活救助2388人次,發放救助金111.22萬元;醫療救助57人次,發放救助金12.4萬元;助學545人次,發放救助金63萬元;為單位、個人發放林下經濟扶持金256萬元……各項扶貧措施擲地有聲,吹響了貧困職工建設幸福生活的集結號。
精準識別 不落一人
綽爾林業局對困難職工做到每戶必訪,2013年至今,共計走訪、慰問職工3000余人次,確保小康路上不掉一戶、不落一人。
這個局按照長年幫扶、定期走訪、分類扶持等方式,形成了以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和二級幫扶站為載體的“全面覆蓋、分級負責、上下聯動、共同協作”的幫扶工作網絡體系。為提高扶貧的精準度,他們逐一識別認定貧困戶的家庭基本現狀、致困原因、項目需求等,對有脫貧能力和無脫貧能力的困難職工進行劃分,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任務清、責任清。同時,他們詳細調查困難戶的家庭收入和財產,及時公示、定期復核,實現扶貧對象的動態管理。截至2016年10月份,林業局對現有符合條件的416戶困難職工重新建檔,建立解困脫困聯系卡42個,確保幫扶救助的全覆蓋、不遺漏。
精準幫扶 措施到戶
幫要幫到點子上,扶要扶到關鍵處。綽爾林業局堅持問題導向,為貧困戶“量身定做”扶貧措施,做到一戶一檔案、一戶一計劃、一戶一措施,力求扶貧實效最大化。
王義彪是貯木場的一名工人,因頭頸部外傷導致左側上下肢肌無力,需常年吃藥,生活不能自理。他開工傷工資,妻子沒有收入,兒子2014年考入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后,他們的生活更加拮據。林業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給予王義彪金秋助學、醫療救助及領導“一對一”家庭生活幫扶,為他發放助學金2000元,醫療救助4000元,每逢年節都會為他送去米、面、油等愛心物資和慰問金,不僅使王義彪的家庭經濟壓力有所緩解,也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重拾生活信心。
領導結對幫扶、產業幫扶、技能培訓幫扶、送溫暖、“臨時救助”、“大病救助”、“愛心救助”、網絡愛心橋幫扶平臺……綽爾林業局針對不同家庭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施策、精準滴灌,把解決燃眉之急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確保扶貧資源和幫扶措施精準落到每戶家庭。
精準施策 對癥下藥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這個局將發展富民產業作為扶貧攻堅的有力支撐和根本保障,做到治標與治本結合,使扶貧從“輸血型、救濟型”拓展到“造血型、自救型”,把各項政策措施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今年54歲的溫長福是綽爾林業局出了名的養殖能手,從養豬、養雞、養鵝到特色養殖——狍子,林業局先后為他提供了5萬余元的林下經濟扶持金。這期間,林業局請獸醫治療生病豬崽,傳授養殖經驗,并把溫長福養殖的豬崽買來扶持其他貧困戶,實現了“雙向扶持”。如今,溫長福的養殖場已步入正軌,240平方米的豬舍進行了硬化,圈養了18只狍子、200多只雞,并且嘗試種植沙果、李子、櫻桃等適合本地區氣候條件的果樹。回想起當初的苦日子,溫長福仍唏噓不已。那時,他既要贍養雙方沒有退休金又體弱多病的老人,還要供在外地上學的兒子念書。林業局如“及時雨”般給予他資金和技術上的扶持,溫長福不僅摘掉了“窮帽”,還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今年,這個局加快森林旅游開發進度,逐步創建以原始森林、峽谷濕地、冰雪世界等原生態元素為核心的森林旅游系列項目,鼓勵職工發展度假村、林家樂、林特產品、休閑康養等相關產業,讓每一戶扶貧對象都有一項增收技能和增收項目,以脫貧攻堅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張曉紅 霍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