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網記者 凌鶴聞
一枝一葉總關情,民生之事重千鈞。
65年來,堅持民生為本,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是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堅定不移的方向。
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職工收入穩步增長,社保水平逐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實現“全覆蓋”……
多年來,幾代林區人開拓進取,勇于擔當,謀求富民興林之路,全力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實現了從“筑夢”到“圓夢”的發展歷程。
一諾千金行必果走進得耳布爾林業局新林區小區,整齊靚麗的樓房,完善的配套設施,處處洋溢著溫馨的氣息。然而,多年前的這里曾經是陳舊、破敗的“棚戶區”。
“棚戶區”曾是林區建設初期林業職工住房的代名詞,自1952年開發建設以來,林區一直堅持“邊生產、邊建設”、“先生產、后生活”,致使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嚴重,路比院子高,院子比屋地高,夏天雨水倒灌、冬天四壁白霜成為林區職工居住環境的真實寫照。除了居住條件差,林區絕大多數住房沒有集中供熱系統,職工群眾日常取暖、做飯要消耗大量的木材……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數住房已成為危房,隱患重重,林業職工對改善生產生活面貌翹首以盼。
為徹底解決林區職工群眾的住房問題,2008年,林管局籌集資金1700萬元,率先開展棚戶區改造試點工作。2009年,國家啟動東北4大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工程,林管局緊緊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在企業經營資金極度緊張,轉型產業尚未形成規模的形勢下通過貸款、壓縮成本等,著力改善林區職工住房條件,將林區387.81萬平方米危舊房全部納入國家棚改范圍。
“真正把棚改工程打造成職工群眾的放心工程、滿意工程、幸福工程”,林管局領導班子擲地有聲的承諾,向林區職工群眾表明了民生為本、民生為先的理念。
林區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完善方案,棚改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數千施工大軍進駐各個工地,抓工期、搶進度,為林區職工群眾織就一張巨大的民生網。
結合廣大職工的意愿,林區積極爭取政策,實施了“異地棚改”工程,將棚改范圍擴大到海拉爾、牙克石、扎蘭屯等城市,將林區山場居民有序拆遷安置到周邊中心城鎮,讓生活在森林腹地的居民實現“生態移居”。
從危舊的棚戶房到單元樓,從臟亂的棚戶區到新樓區,國家和自治區以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福澤林區千家萬戶。林區通過棚戶區改造工程,拆除了多年的歷史欠賬,讓萬千林業職工群眾圓了安居夢。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林管局積極協調爭取,將林區偏遠林場的公路硬化和廣播覆蓋納入了工程實施范圍。并與棚戶區改造、深山遠山職工居民搬遷、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協同推進,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人居住宅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力。
據統計,僅2015年,林區投入18.4萬個工作日,20938個機械臺班,平均每天2500余名各級干部深入基層,累計拆除“板夾泥”及危房1.67萬余戶,維修或新建倉房3162戶、圍墻及柵欄21萬多延長米,街巷硬化69.8公里……
整齊劃一的住宅樓區、干凈平整的水泥馬路、健身設施齊全的休閑廣場,務林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個生態好、環境美的民生畫卷在大美林海鋪展開來。
一心躬身聽民聲
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奮力前行的根本任務,林區全神貫注寫好一個“民”字,真正讓職工群眾享受林區改革發展帶來的實惠。
多年來,林區有力地支持國家建設,雖然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林區職工工資收入一度僅為呼倫貝爾市地平工資的54%,為自治區地平工資的49.5%。
經歷各個改革發展階段,林區始終把提高職工收入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特別是“十二五”期間,林區每年為職工增加工資幅度在10%以上,至2015年底,林區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已達4萬元,比2010年職工工資增長了123.8%,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職工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面對多年歷史遺留下來的民生問題,林區迎難而上,時刻傾聽群眾呼聲,從解決好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不斷提高民生工作水平。
過去,由于政企不分,林業職工的社會保險實行行業內統籌,林業職工的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都沒有納入社會保險統籌,林區居民的基本權益難以保障。針對這一情況,林區從2008年開始,與屬地政府多次開展社會保障業務對接,最大限度地爭取政府主管部門對林區職工群眾民生問題的理解和支持,終于在2011年將12萬名職工的基本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五種保險全部納入了屬地統籌,從根本上解決了林業職工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就在2011年底,林區全面啟動了在崗職工住房公積金,隨后的幾年,林區組建了住房公積金管理分中心,并自籌資金294萬元,建設林區住房公積金管理信息系統,經過半年多的開發和調試,這一管理信息系統于2015年6月23日正式上線運行,從此林區職工過上了擁有“五險一金”的日子。
多年來,林區不斷加大民生項目爭取力度,切實關注弱勢群體,明確幫助對象和方法,通過創建幫扶中心、開展“金秋助學”、領導干部“一助一”、“多助一”活動和引導困難職工發展家庭經濟等形式,有效地推動了林區幫扶體系的深化和發展,為林區改革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僅“十二五”期間,林區已扶持4820戶職工發展家庭經濟,實現脫貧2160戶,脫貧率達到了44%,一項項利民舉措為困難職工送來“及時雨”“雪中炭”,而這一件件民生實事只是林區民生工作的一個縮影,林區大地處處彰顯著民生情懷。
如今,林區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困難群體的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林區的發展環境和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未來,林區依然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