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根河林業局實施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紀實
本網首席記者 趙佳佳 記者 張旭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內蒙古大興安嶺根河林業局作為林區改革的試點單位,率先在生態保護建設中施行內部購買服務,實現了創新森林管護機制和改革森林經營體制機制的有益探索。
“實行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為什么要實行?誰來購買?向誰購買?最終要實現什么目標?……帶著種種問題,初冬時節,記者再次深入根河林業局尋找答案。
國有林區改革的題中之義
“推行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并不是根河林業局首創,購買服務是改革的目標任務。”根河林業局局長高希明開門見山地說道。
通過生態保護建設購買服務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提高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管理水平,推動林業發展模式由以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復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持續提高林區生態保護建設管理水平,增加森林數量,提升森林質量,就是國有林區改革的題中之義。
國有林區改革啟動后,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堅守生態、民生、穩定三條底線,緊緊圍繞改革重點任務,在政策對接、職能理順、制度修訂、規劃編制、轉型策劃等方面積極有序推進,確定了一批基礎較好、特點突出的試點單位,在林區率先拉開了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的序幕。改革,邁向了深水區。
試點先行,做出表率。根河林業局按照林區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及時成立了生態保護建設購買服務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劃分、加強監督和考核,并相應制定出臺了《內蒙古根河林業局內部購買服務管理制度匯編》,進一步明確了森林經營和森林管護購買服務內容,使探索實踐總結上升為制度成果。
然而,“購買服務”對于數十年習慣于傳統模式的職工來說,一部分人無法理解改革帶來的新體制機制。
為有效推進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根河林業局形成了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合同書,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學習宣講,還對相關科室對干部職工培訓,組織各林場職工集中就購買服務的合同書逐條逐句地學,就是要人人理解、弄通推進“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高希明坦言,林區正處于轉型的特殊時期,現在是養人重于養事,將來必然按照改革的要求轉向“因養林而養人”。當前,根河林業局職工“既多又少”,職工總體人數多,平均年齡偏大的多,5年后將進入減員高峰期,直接能參與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職工很少,這不僅是根河局的實際現狀,也是全林區共性問題。
推行購買服務,根河林業局有很多先決條件。早在2008年,與職工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目前全局在冊職工沒有混崗和大集體職工,因此也就不存在職工“身份置換”;在木材生產時代實行小工隊購買服務,根河局設立招投標領導小組直接和工隊簽訂招投標手續,“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將任務下達到工隊,進一步落實了林區森林資源管理責任主體;2012年,根河林業局相繼成立種苗、路橋、旅游公司,積極開展經濟轉型的同時,也為“停伐”后職工分流提供了出處……順應時代發展,有序推進改革,種種舉措為根河局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的推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通過實踐探索,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對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工作進行總結提煉,制定了《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生態保護建設購買指導意見(試行)》、《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森林經營內部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管護內部購買服務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購買服務堅持分類指導,分2017年、2018-2019年、2020年以后三個階段實施,穩妥推動、循序漸進、逐步完善。
提高生態保護建設水平
進入冬季以來,根河地區氣溫持續降溫,晶瑩的雪花為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盛裝。早上8時左右,好里堡林場207管護站的管護員們做飯、擦屋子、掃雪……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一天。
站長李國忠負責清雪,只見他先拿大掃帚把木棧道上的積雪掃干凈,隨后又拿小笤帚清理薄雪,棕色的木棧道在陽光的照耀下都反光。
記者不禁疑惑,雪時不時就下,用掃這么干凈嗎? “掃不干凈是會扣錢的。”李國忠笑著解釋道,今年年初,森林管護開始實行內部購買服務,林場月驗收,林業局季度驗收對職工森林管護服務成果進行打分,共分為資源管理、動植物保護、信息報告等共14項不同分值,共計100分,總分低于90分的每一分扣管護員每人100元錢,站內外衛生就是其中一項。
工資改稱為服務費、森林管護責任書改為內部購買服務合同書、管護員職責由9項細化為18項……從原來的星級化管理制度、管護員培訓制度、管護員調動審批制度、巡護記錄、工資單、合同書、檔案卡四項材料對照,到建立和完善森林管護八項制度,森林管護內部購買服務進一步創新了森林資源管護管理制度,明確了管護人員服務范圍。
簡單說,根河林業局以購買森林資源保護成果的方式支付管護員的服務報酬,林業局與管護員之間形成了一種契約關系。
將“管護員履職盡責不到位情況給予罰款,甚至調離崗位,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承擔法律責任”內容添加至合同書內,這是森林管護在實行購買服務之前不存在的。
李國忠告訴記者,“獎勤罰懶”就是要恪盡職守,層層落實管護責任,這讓習慣了“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職工逐步轉變思想觀念,大家工作積極性提高了,保護生態意識和實效顯著增強了,也有效保證了自身職責權利相統一。
在根河林業局,像李國忠一樣直接從事森林管護的共有1118人,林業局與各林場簽訂森林管護責任書,再由林場按照遠山管護、近山管護、管護站管護、沿山管護的不同類別,分別與管護員簽訂森林管護購買服務合同書,管護員的工作雖未改變,但責任心強、工作更規范了,從而進一步強化了管護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與森林管護內部購買服務不同,森林經營內部購買服務遵循“內部公開招投標,選擇優秀施工單位,按照服務質量購買森林成果”為原則,對森林撫育、人工造林、補植補造等一切森林經營工作進行內部購買。
2016年,根河林業局成立了森林經營處,將原各林場、貯木廠、汽運處等生產一線工人組成16個規范的綜合經營專業工隊,作為獨立的專業化森林經營作業單位,完成了森林經營體制的轉變。
2016年第四季度,森林撫育、補植補造、人工造林共計31.2萬畝的任務,首次實行了森林經營內部購買服務。各林場作為林業局的派出機構,代表林業局作為購買服務的購買方,森林經營處等單位作為服務方,林業局委托森林經營科、資源科、安機科等部門作為購買服務的監管方,進一步實現了“管辦分開”。
購買服務成果直接和職工個人經濟利益相關,極大地激發了職工積極性,實現了任務量提前完成,森林經營作業質量優,生態建設質量顯著成效。
事實上,這與根河林業局引進競爭機制、不放松作業中間過程監管分不開的,他們完善各項制度,相繼出臺《組建森林經營工隊實施方案》、《森林經營內部購買服務管理辦法(試行)》、《補植補造管理辦法(試行)》等,使森林經營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相對森林管護成效監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根河林業局從森調隊抽調近百名業務和技術骨干,成立了生態保護建設監測服務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為生態管護成果驗收提供技術支撐。
無論是森林管護內部購買服務,還是森林經營購買服務,根河林業局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分類實施,初步實現了生態保護建設的有益探索。
職工得到了實惠
“任務量公平、單價公開、勞動強度降低,大家伙一天干多少活掙多少錢,心里明鏡兒的。”根河林業局森林經營處014工隊長王家明表示,森林經營實施購買服務后,大家收入明顯增多,工作積極性更高了。
曾經,冬季是木材生產的黃金季節,職工們勞累幾個月掙出幾乎近一年的“生活費”。轉季后,有的職工打零工或者秋季跑山采野果,補貼家用。然而,森林管護內部購買服務的實施,不僅讓職工的收益得到保障,也保證了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
僅2016年第四季度和今年首季,森林經營處職工個人收入最少的掙了5萬多元,多的職工能掙6萬到7萬元錢,整體收入比“停伐”前提高10%以上。
收入的提高,極大激發了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森林經營處職工積極開拓思路,大力搞勞動生產工具技術革新,在整地作業工具上,制作了液壓式整地犁,有效的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森林經營隊伍更加專業化。
今年4月底,森林經營處職工在額爾古納市展開了一場如火如荼的綠化造林工程,這是森林經營處首次實現跨局跨市作業,標準化工隊帳篷、機械化整地工具、整齊劃一的樹木圍欄、橫平豎直的造林間隙……森林經營處在細節處著手,在造林作業上無不體現專業化,并實現了苗木當年成活率95%。
根河林業局森林經營處主任陳學東說,森林經營處和苗圃合作,取得了綠化造林項目,額爾古納市綠化造林任務位于三面環山的公路兩側,土壤干燥且涵養水源不佳,造林樹苗成活率較低,職工們在專業化的基礎上,更加強了責任心,力爭做到確保樹苗3年成活率不低于85%,職工就不“白干”,這也是森林經營向市場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實際上,按照改革的目標任務,推行生態保護建設內部購買服務,最終要向社會購買服務為主過渡,實現林區內部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機制調節作用充分發揮。
陳學東坦言,森林經營內部購買服務讓職工嘗到了“甜頭”,如今,通過購買服務已經逐步實現了讓職工有活干、收入有增長、效率有提升、管理有保證。如今,職工們天天盼著干活,希望將來森林經營工作爭取走出本局、走出林區,生活必定會越好。
對于這一點,烏力庫瑪林場主任石延民表示贊同。他說,森林管護購買服務雖然對管護工作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但在合同中也同樣明確了把失職不盡責職工扣罰錢,作為履職盡責職工的獎勵資金,特別是在森林防火和打擊違法開墾林地等工作中,信息上報和處理得當的管護員將額外得到林業局表彰和獎勵,有效實現了約束與激勵機制互相制約、互相促進。
前路漫漫,未來仍任重道遠。高希明表示,目前,購買服務仍處于探索實踐階段,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根河局仍將以生態保護建設為主線,不斷強化森林資源監測和監督,逐步把森調隊、森防站等與生態保護建設相關的部門,納入購買服務中,努力實現保生態、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