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董寶峰是烏爾旗漢森工公司木材轉運站的一名現場員,多年來,他愛站如家,在認真扎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堅持為單位分憂,由于他業務嫻熟,責任心強,木材轉運站連續三年被公司評為安全生產單位、安全消防單位。
木材轉運站的現場員是一項辛苦的工作,不能按時下班,當領導問誰愿意擔任現場員時,無人應答,這時候,董寶峰站了出來,問他理由,他說:“我家近,方便工作”,領導同意了,同志們被感動了。當有人問他“這么大歲數了,圖啥?”他嘿嘿一笑:“你不干,他不干,這活總得有人干”。就是這句樸實無華的語言,支撐著他在這一崗位上一干就是8個春秋。
寒冷的冬季,正是三剩材大量進場的大忙時節,現場員幾乎全天都在現場工作。為保證車輛進出通暢,不影響正常生產工作,三剩材車進場時,現場員要領車到準備位置再卸車,有時還要幫助司機一同卸車。一天下來,董寶峰累得腰酸背痛,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作為現場員,董寶峰每天來來回回不知要走多少趟,鞋子和衣服經常被汗水浸透了,手被樹枝劃傷了,經常來不及吃飯,餓了就啃一個饅頭。即使這樣,他也不叫苦,只要來車了,他抓起手電筒就往外走。(郭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