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他是單位的“大管家”,口袋里的鑰匙一掏就是一大把;他是技術改造大能人,單位10種車型30余臺車輛都經過他多次的“手術”;他能“畫鳥描花”,在人居環境建設的景觀造型中大顯身手;他是一名黨員,總是做得多說得少。他就是綽爾林業局防火防汛處司機兼材料員陳喜忠。
陳喜忠1988年參加工作后,先后當過筑路測繪工、車工、鉗工、司機,以及與林業生產相關的各種檢修工種,機械設備檢修、改造,似乎什么都難不倒他。
遇到火情時,需要森林消防專業單位快速將人員和工具安全完好運赴火場。2011年,初中畢業的他拿起尺和筆繪制改造圖紙,用心揣摩風力滅火機、G85油鋸等作戰工具的擺放位置,分發順序。他和幾位職工早晚泡在修理部,研制出了能匹配裝運200人使用的解放CA1147撲火工具運輸車專用機具架,實現了防火運兵“人機分離”,并在全林區推廣。
近年來,森防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新進的“北極星”特種運兵車是爬坡過坎的“好手”,甚至能將人員直接送達起火點。但是,這種車平路行進速度不理想,油脂消耗也大。去年秋防后,陳喜忠就上網查找資料、繪制圖紙、做材料預算……不久,一臺專門為“北極星”特種運兵車量身定做的拖掛車呈現在人們面前。經過試驗,其他小型運兵車可以拖著它抵達山腳,每臺拖掛車能節約資金4000多元。
看陳喜忠有機械加工方面的專勁,單位特意為他調配了一臺車床,配件可以自己制作,就不用外購或加工了。他利用廢舊的鋼材和器具制作切割機,為多種車型加工安裝可拆卸帳篷,改造不合理的設置……讓每臺設備都發揮了最大潛能。
過去,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有的司機一臺車帶出一臺或幾臺摩托車油料的事也不鮮見。為了徹底堵住油脂消耗這個“出血口”,2011年,防火防汛處制定了“百公里耗油”核算制度,有個“鐵面無私”能把關的人是關鍵,單位領導想到了陳喜忠。他既要跟班加油,還要掌握每臺車每天任務量和行程,至今保持著跟車加油的習慣,使“跑冒滴漏”現象得到杜絕。
拿起“鐵疙瘩”他有一套,拿起“小畫筆”他也毫不遜色。2003年,林業局公園涼亭需要重新上漆修復,但彩繪一般人不敢嘗試,五亭山上就出現了他的身影。2010年,林業局建設惠民廣場時,他到工地當起了小工,學習彩繪技術,一條條彩色手繪圖案的景觀步道讓人們眼前一亮。■ 何康紅 丁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