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劉慧秀身為克一河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主任,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森林守衛者愛林護綠情懷。
為了查清病蟲情的發生地點、分布范圍、危害程度,每年3月至10月她帶領職工穿梭在崇山峻嶺中,設立標準地、GPS 定位、選設樣樹和樣枝,及時掌握監測預警的第一手資料。2013年,克一河興安國家森林公園突發大面積樺尺蠖蟲害,大部分杜鵑葉子已被吃光,她帶領30余名防治員扛著煙劑爬到南山景區的山脊,布設煙點,始終走在最前面。在她的帶領下,隊員們很快就在規定時間內布放了煙點和煙線,并順著臺階和羊腸小道補充了幾條輔助煙線。她一聲令下,女職工有序撤到山下,男職工準時拉燃了苦參煙堿煙霧劑。這時候正是產生氣溫逆增現象的氣象時段,煙霧籠罩在整個山頭,彌漫到山谷,大量的害蟲被殺死,幾天后杜鵑煥發生機。
在2014年至2016年開展全國第三次“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中,她帶領職工對克一河地區進行了全林普查,搜集羅列第一手資料,親自設計普查路線,深入林間山頭地塊,發現有害生物42種,采集制作影像資料10598件、標本570種6000余件。無論是在辦公桌前伏案鉆研挑燈到深夜,還是穿行在林間溝壑踏查監測防治,劉慧秀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敬業”的真正含義。
為有效維護林木安全健康,鞏固森林綠化成效,劉慧秀在精確測報、無公害防治、依法檢疫、高新技術推廣上下功夫、做文章,取得了明顯效果。在2011年至2015年里,她按照“慎重選擇用藥”原則,每年平均防治林業有害生物15種12萬畝,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5%以上,無一起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她常說檢疫工作無小事,要嚴格依法按章辦事。去年5月份,林業局、鎮政府先后從外地引進一批造林綠化用樟子松大苗、云杉小苗,她得知后立即組織開展了現場復檢工作,發現有松針紅斑病,立即扣押了苗木,嚴禁病苗上山造林。她帶領工作人員對苗木實施了殺菌劑噴霧防治措施,把不具有傳染性的苗木交出去,確保了苗木流通領域的安全,做到了“既不隱患入內,又不傳患于人”。
在推廣高新技術研究上,她帶領職工開展了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新型環形捕鼠夾防治害鼠技術推廣》項目,在國家森防總站的指導下,2014年開始組織實施,歷時3年,目前已完成推廣示范工作內容,正在總結上報成果階段。2015年,她承擔起林區《稠李巢蛾綜合防治技術》科研試驗,簽訂了《落葉松八齒小蠹聚集信息素的開發利用推廣示范》合同,2016年已落實監測面積15萬畝,完成7項綜合性防治技術措施,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林管局森防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