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2000年,薛旗來到庫都爾林業局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他刻苦勤奮、甘于奉獻、精于鉆研、善于合作,以對森防事業無限的愛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為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平衡默默地奉獻著。
多年來,薛旗先后從事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測報等工作,走遍了庫都爾生態功能區的山山嶺嶺、大小溝系,對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分布范圍做到了心中有數,為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及時預報出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掌握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每年都有7、8個月的時間他都在樹林中度過。與瞎虻為伴,與昆蟲為伍,抗擊著森林病蟲害。每年的4月初,冰雪還未融化,他就帶領防治人員開展越冬蛹的調查工作,徒手扒開積雪,查找落葉層下的蟲蛹,手腳常常被凍僵、凍麻。在春夏森林病蟲害調查時,為摸清害蟲種類、數量、發生范圍等,他帶上一天的飯,天不亮就出發,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翻山越嶺,爬山涉水,早晨的露水常常打濕了半截身子,中午又得頂著烈日,忍受著蚊子瞎虻的叮咬進行調查。白天調查幼蟲危害情況,晚上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調查成蟲羽化的情況,確定羽化始、盛、末期。在林內誘集昆蟲、做記錄,收集標本等忙得不亦樂乎。晚上的溫度很低,下霧時,即使是穿上棉衣,也一樣感到寒冷,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工作的熱情,為科學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據。
在鼠害防治技術推廣工作中,薛旗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實地考察害鼠的生態習性,每種防治方式都精心操作,細心完成,克服高溫下害鼠的腐爛氣味和對害鼠天敵蛇、鷹等動物的恐懼心理影響,高質量完成了此項工作,并做出了有價值的分析報告。
2014年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為摸清本地區林業有害生物及外來有害生物種類、分布及發生情況,薛旗帶領大家每天奔波在生態功能區內的有林地、苗圃、貯木場和木材加工廠,并沿公路、鐵路兩側起早貪黑地調查。在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期間,他帶領森防人員在山上一住就是3個多月,每天都要爬近45度陡峭的山坡進行監測,制定防治對策。經過百余天的森防大會戰,終于控制了蟲情,把損失降低到了最低。
森林鼠害嚴重危害幼樹生長和造林成活率,每年冰雪剛剛融化,薛旗就和森防人員一起開始鼠害防前調查,有時徒步往返近40里地,肩上背著百余盤鋏子,到達目的地后布設鼠鋏,以調查害鼠捕獲率。根據調查結果,他采用生物制劑進行防治,防治回來常常是“球鞋變水鞋,褲子濕半截”。
食蟲鳥的人工招引是庫都爾林業局森防站重要的生物防治工作之一。3月剛過,薛旗和森防人員肩扛鐵梯,手拎鳥巢箱,踏著積雪,走進了茫茫林海,開始懸掛清理和修補鳥巢箱。他的手上、臉上經常被樹枝刮得傷痕累累。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鳥巢箱防治面積達6千余畝,防治率達33%以上,達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薛旗帶領的森防隊員,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布鼠鋏、投鼠藥、調查被害株率、利用高壓電網捕殺害蟲、樹干噴霧、放煙,及時有效控制重點林業有害生物在庫都爾林業局突發、擴散、傳播和蔓延,將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保障了林業局所屬林區的生態安全。(林管局森防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