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43歲的穆麗艷,是阿爾山林業局勞動和社會保障科科員。
穆麗艷的丈夫趙志堅是一名中學教師,婆婆在“文革”時期精神上受到打擊,在上世紀60年代末患上了精神病,如今病史已有40余年。結婚前,穆麗艷的丈夫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母親。穆麗艷看在眼里,為之動容。有人善意地勸她找一個沒有拖累的婆家,但穆麗艷堅信,嫁給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一定不會錯。1997年穆麗艷毅然地嫁到了趙家,承擔起了照顧婆婆的責任。
為了方便照顧婆婆,穆麗艷主動向丈夫提出不買自己的房子,而是選擇了與公婆居住在一起,至今從未分開過。婆婆因為精神失常,思維言語紊亂,生活不能自理,衛生意識差,性格孤僻。穆麗艷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堅持每天為婆婆洗腳、洗內衣內褲,每周為婆婆洗澡,定期洗床單、被褥,用心把婆婆伺候得干干凈凈。為了讓婆婆吃好,她通過言語、肢體與婆婆交流,了解婆婆想吃什么、要吃什么,婆婆喜歡的東西,她舍得花錢買,婆婆想要吃的東西,再麻煩她也要做給婆婆吃。為了給婆婆解悶,她像照顧孩子似的,陪婆婆玩,時常夸獎婆婆,讓婆婆開心。
穆麗艷的孝行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冬天,她及時給公公婆婆添加衣物保暖;夏天,她勤給公公婆婆曬被子防潮。公公婆婆有個頭疼腦熱,她唯恐耽誤治療,或是立即請醫生,或是每天按時喂藥,從沒有因為感冒發燒延誤治療讓老人住院過。在公公婆婆身上,穆麗艷舍得花錢,公公婆婆的生日,她記得一清二楚。每逢公公婆婆生日,她都會精心準備一桌酒菜為老人祝壽。公公婆婆的衣服多大號,鞋子什么碼,她心里都有數,買回來穿上大都合身合腳。穆麗艷對對自己卻非常節省,在朋友眼中,她是個從不燙頭發、從不化妝、從不穿時髦服裝的老土“三不”女人。
為了讓丈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穆麗艷盡最大努力伺候公公婆婆,讓丈夫少為家庭瑣事操心。在孩子的教育上,穆麗艷始終給孩子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只要是孩子在學習的需求,她都想辦法去滿足。同時,言傳身教地教育孩子要懂得孝敬老人,做懂得感恩的人。穆麗艷的女兒今年已經18歲了,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曾獲得自治區級優秀團員榮譽稱號。穆麗艷深知家和萬事興的道理,每逢年節主動給婆家的親屬打電話,邀請至親到家里來團聚。每次一大家子在一起,穆麗艷是最累的,但她從不嫌吵、不嫌煩,更不不計花銷。正因為她實實在在,真心對待親人,親人們都愿意到家里來,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管理局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