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致富的途徑和缺少吃苦耐勞的拼勁。綽源林業(yè)局翠嶺林場職工姜紹剛,從種植中草藥找到了脫貧致富的出路,通過勤奮的勞作,成為林業(yè)局中草藥種植戶的典范。
姜紹剛家有兩個孩子,大的已經(jīng)上大學,小的讀小學。妻子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前年還做了甲狀腺手術,后期還要長期服藥維持,不能干重活,姜紹剛憑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艱難支撐著這個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為了幫助姜紹剛盡快擺脫貧困,林場把他列入幫扶對象,林場工會還把他的情況向林業(yè)局工會進行反映。局工會非常重視,了解到姜紹剛為人樸實,吃苦耐勞,就決定把林業(yè)局林藥間作基地內一塊25畝藥材地承包給了姜紹剛,讓他通過經(jīng)營中草藥種植業(yè)實現(xiàn)脫貧致富,還為他申請了2萬元無息貸款,解決購買種子和化肥的資金問題。
為了盡快掌握種植技術,姜紹剛參加了林業(yè)局工會舉辦的家庭經(jīng)濟培訓班,學習中草藥種植技術,通過理論和實際的摸索,使姜紹剛很快掌握了芍藥、返魂草的生長習性。經(jīng)過4年的打拼,姜紹剛現(xiàn)已擁有15畝芍藥、10畝返魂草。
種植中草藥是辛苦活,耕種、澆水、鋤草、施肥,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馬虎不得,稍有疏忽就會影響藥材生長。去年林區(qū)干旱嚴重,起初芍藥的長勢很好,但是到了夏天,葉子上就出現(xiàn)了許多蟲子,使葉子迅速收縮、壞死。姜紹剛十分焦急,自己查資料找不到原因就請教技術人員,原來是干旱造成的。他想,如果芍藥被旱死,那么一切付出都將付之東流,必須抗旱保苗。他弄來水泵試著抽水,可是藥材地地勢太高,水抽不上去。沒辦法,姜紹剛只能靠自己人力背水,白天上班,他就利用清晨和黃昏,吃力地挑水上山,澆灌藥苗。他用了一周時間終于把藥材地徹底澆灌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芍藥葉子重新舒展開來呈現(xiàn)生機,藥材地保住了,他卻累病了。
翠嶺林場3名同事看到姜紹剛種植芍藥成功了,也想嘗試種植,姜紹剛就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種植經(jīng)驗。如今,他們已經(jīng)種植芍藥近40畝。姜紹剛總是對前來求教中草藥栽培技術的人說:“一人富不算富,能帶動身邊的同事通過種植中草藥轉型致富,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也是我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
如今,姜紹剛的返魂草每年收一茬,年年有經(jīng)濟收入,芍藥也即將到起收年份,收獲在即。姜紹剛對他經(jīng)營的芍藥地粗略估算了一下,來年起收時按現(xiàn)在的每市斤9元的市場價計算,將有七八萬元的收入,脫貧只是時間問題,他將與幾位種植戶攜手一起邁進小康社會,絕不掉隊!(包文軍 寶風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