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家鄉環境更清新、森林更蔥郁。”根河林業局森防站站長王善經常這樣講。
2012年,王善運擔任根河林業局森防站站長。在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中,他帶領大家,跋山涉水,奔走在根河林業局生態功能區,制定適合本地區的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方案,及時監測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發展動態和趨勢。春季,迎著凜冽春風;夏季,頭頂炎炎烈日,常常是蚊叮、蟲咬,腳底磨出水泡,臉被烈日曬的紅腫,汗水濕透了衣衫。可他卻毫不在意,詳細查清了生態功能區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設立154塊固定標地和一般標地。同時,他以系統觀察、標準地調查和線路踏查為主,針對不同的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及發生輕中重、不同的立地條件,準確掌握蟲源地的發生、發展趨勢,用GPS衛星定位儀進行準確定位,繪制出完整的林業有害生物分布圖,圓滿完成了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王善運不但擁有軍人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更有別人無法具備的心思細膩。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工作是一項技術要求高、季節性特別強的工作。大興安嶺的4月,山上積雪未融,他便帶領技術人員踏著深一腳淺一腳的雪窩,開始穿山越嶺進行病蟲情調查。懸掛、調查和清理鳥巢箱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任務,他的頭發、衣服就很快被汗水濕透了,可他卻一直堅持掛完最后一個鳥巢箱。天剛剛放亮,他就悄悄起床,身扎花布圍裙,手拿炒菜鐵勺,為大家準備早飯,雖然工作很辛苦,他卻讓大家感覺到家的溫暖。
王善運把了解的林情、地形與實地調查的森林病蟲情相結合,做到“心中有林,林在心中”。他每天和大家一起背著噴霧器,穿梭在崇山峻嶺中間,給林木滅蟲。他從了解落葉松毛蟲的生活習性和防治方法入手,到藥劑的精確選擇和藥液的嚴格配兌,再到氣溫、風向的正確掌握,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認真鉆研、精心籌劃。他將森防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巧緊密結合起來,總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根河地區林木病蟲害的方法,以便在進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各項措施中適時提供信息,進一步加快消滅病蟲鼠害的危害程度和速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家鄉這片土地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張彥 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