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趙興祖
近日,2022年4月“呼倫貝爾好人榜”名單發布,得耳布爾森工公司卡魯奔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職工包永琦榮獲“孝老愛親”榮譽稱號。榮譽的背后,是“包永琦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妻子,用堅守扛起一個男人對婚姻和家庭的責任,兌現相愛一生誓言”的感人故事。
不幸:命運弄人妻患重病
1998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包永琦第一次見到妻子郭子燕,就對這位美麗大方、性格活潑開朗的女生深深吸引,兩人一見鐘情,迅速墜入愛河。2000年,他們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包永琦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向妻子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愛一生、永不分離”的誓言。2003年,女兒的出生,使幸福的家庭變得更加溫馨。
天有不測風云。2012年的一天,郭子燕突然感到暈眩隨即失去了意識。包永琦背著妻子趕到得耳布爾中心衛生院檢查,但因醫院醫療條件有限,加之妻子情況危急,大夫建議立即轉院治療。
包永琦帶著妻子先后輾轉根河市人民醫院、內蒙古林業總醫院,經醫生檢查,妻子發病原因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需要做開顱手術。手術前,主治大夫告訴包永琦,病人的情況很危險,手術只能保住性命,術后無法恢復到正常人狀態,有可能成為植物人,要做好心理準備。
聽了大夫的話,恐懼、焦灼、心痛……孤獨無助的包永琦瞬間感到雙腿發軟,大腦一片空白。他沉默片刻,堅定地對大夫說:“無論如何,我絕不放棄她。”
令人欣慰的是,手術很成功,包永琦的妻子脫離了危險,但妻子從此癱瘓在床,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意識。
不棄:寸步不離悉心照料
梳洗、按摩、做飯、喂飯……從妻子癱瘓臥床的那天起,包永琦悉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盡管妻子要靠插尿管、胃管、氣管插管才能維持生命,但包永琦對妻子有信心,他堅信妻子一定會好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給妻子按摩的過程中,包永琦發現妻子的手指有輕微的抖動,這是她患病后做出的第一個“反應”,這讓包永琦喜極而泣,看到了希望。
從那以后,包永琦四處求醫問藥,義無反顧地背起妻子,跑遍了省內省外大大小小的醫院,治療的艱辛可想而知。很多親戚朋友都勸包永琦別背這么大的“包袱”,高昂的醫療費用是他負擔不了的,更何況這種病好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別把錢都打了水漂。包永琦只說了一句話:“只要她還有一口氣,我就不會放棄,盡最大努力治療。”
康復是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包永琦堅持每天為妻子擦洗身體,讓妻子保持身體清潔,免受褥瘡之痛。妻子以前愛運動,居住在樓房的包永琦又買了一個帶院子的平房,天氣好的時候,他會抱妻子到院子里曬曬太陽,用輪椅推著妻子散步,和妻子聊天、講笑話,讓妻子保持好心情。
經過多方醫治和包永琦的精心照料,妻子郭子燕的手腳肌肉沒有一點萎縮,身體狀況也有所好轉。身上的三根管子相繼都拔掉了,意識也逐漸恢復,能夠用鼻子呼吸、用嘴吃流食,眼神有了交流,手也可以做出一些簡單的動作。
風雨同舟,相濡以沫。10年,3650個日日夜夜,包永琦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用愛和樂觀感染著妻子。愛是緣分,更是責任,包永琦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兌現對妻子許下的愛的誓言。
不悔:患難與共相扶到老
妻子生病時,他們唯一的女兒才9歲,女兒拉著病床上媽媽的手問爸爸:“媽媽為什么不起來跟我玩?”那一刻,包永琦的心都碎了,只是安慰女兒媽媽累了,睡著了。由于雙方父母身體不好,無力幫忙照看,包永琦白天上班,接送女兒,中午和晚上抽空做飯、洗衣、收拾屋子,還要一邊照顧妻子,一邊輔導女兒做功課,照看雙方老人,獨自承擔起家里家外的全部。
多年來,包永琦對女兒始終充滿愧疚,由于一心照顧妻子,缺乏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但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對妻子的不離不棄,成為對女兒最好的教育。女兒深知父親的不易,從小就格外懂事,學習上更加刻苦,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始終在班里名列前茅,連年被評為優秀學生。
花開無聲,卻情滿襟懷;命運無情,卻愛盈天下。2021年,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東北電力大學。包永琦拿著女兒的入學通知書給妻子看,含著淚說:“看,咱閨女多爭氣!”那一刻,病床上的郭子燕目不轉睛地看著,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泛起了淚花。
如今,包永琦積勞成疾,患上了糖尿病、高血脂、腰椎間盤突出、神經衰弱等疾病。有人曾問他,如此付出后悔過嗎?不惑之年的包永琦說:“不后悔,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仍然會選擇救妻子,因為,那是我的愛人,我女兒的媽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