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葛軍自2007年開始,一直從事林業有害生物測報和防治工作,現任阿龍山森工公司森林經營中心森防站防治股股長。他勤奮敬業,測報準確,防治及時,有效地控制了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被人們譽為“森林醫生”。
多年來,他多次參加森工集團舉辦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植物檢疫技術及綜合執法、森林保險業務管理、飛防技術等業務知識培訓班的學習,業務技能水平穩步提高。工作中,他吃苦耐勞、刻苦鉆研,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的調查研究和科學實驗活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林業有害生物測報和防治工作中。因工作業績突出,他曾多次被森防(種子)總站評為年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先進個人,并在2019年“振興杯”內蒙古自治區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在落葉松八齒小蠹聚集信息素開發利用推廣示范項目中,葛軍負責綜合防治技術的效果推廣實驗,他帶領技術人員采用人工懸掛樹洞式鳥巢箱招引益鳥,以鳥治蟲防治落葉松八尺小蠹;人工設置餌木誘殺成蟲產卵,然后對餌木進行剝皮處理;懸掛落葉松八尺小蠹聚集信息素誘捕器誘殺成蟲;利用靜電背負式噴霧機地置噴霧防治落葉松八尺小蠹;人工助遷螞蟻、郭公蟲、蜘蛛、寄生蜂等落葉松八尺小蠹的天敵,防治落葉松八尺小蠹。該項目在2015年至2017年得到推廣應用,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學進步三等獎。
“大家看一下,這就是松針紅斑病的典型癥狀,需要在顯微鏡下切片觀察,才能為孢子飛散期提供可靠依據。”研究室里,葛軍向其他股室的工作人員耐心講解著。在森防站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各項研究中,他發揮出“帶頭人”的作用,做好“傳幫帶”,帶領單位技術骨干、業務能手,致力于把工作室打造成傳承匠心、培育人才、助推公司創新發展的平臺。
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葛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噴霧機的使用維護中,他針對部分零件拆裝不方便的問題,利用廢舊工具改造制作了專用的噴霧機拆裝工具,提高了噴霧機維修和保養時的工作效率。
在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同時,葛軍還帶領技術工作人員利用現有材料,自己動手采集制作植物、昆蟲、病害、病蟲被害狀、菌類子實體、巖石、土壤等標本,豐富了森防站標本內存,為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積累了寶貴的數據和實物資料。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葛軍盡自己所能發出光和熱,用青春和汗水澆灌浸潤著這片林海,鑄就了無悔的生態脊梁。
(森工集團工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