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張小草
最近,《北京女子圖鑒》、《上海女子圖鑒》的熱播,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兩部網(wǎng)劇以在大都市打拼的職業(yè)女性為主角,講述她們的奮斗歷程。然而,不少觀眾看完表示,“哪里是什么奮斗,根本就是套路”“女人的奮斗就只是為了一個包?”
筆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點開了其中一部。開始幾集中,女主角從小城市來到大都會,面試碰壁、住地下室、獨自看病、獨自搬家等很多異鄉(xiāng)生活的細節(jié),確實能引發(fā)共鳴。但艱苦奮斗的畫風并未持續(xù)多久,女主角就在一枚創(chuàng)可貼的幫助下,開啟了“開掛”人生,一路“扶搖直上”。讓人絲毫看不到真實的生活,大跌眼鏡。
肯拼搏、有能力、有主見的獨立女性,其奮斗故事本身就有很多看點。但如果披著宣揚“男女平等”“女性獨立”的外衣,卻總是將女主人生的每個關鍵轉折都與男性緊密相連,過多展現(xiàn)其走捷徑的優(yōu)越、對物質的迷戀,這就與“大女主”的形象相差太遠。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社會浮躁風氣的影響下,不少影視作品卻只愿花極少的精力做到前半句,不吝花更大的力氣去渲染后半句。
“瑪麗蘇”味道過于濃郁的劇情,在短時間內,確實能贏得流量和熱度,但長此以往,不僅難以引起觀眾的持續(xù)共鳴,更容易引起年輕人的誤解。尤其是會讓那些少不更事的少男少女,越發(fā)覺得人的成功,“靠臉吃飯”“靠關系”才是王道,奮斗本身只是“打個輔助”。這顯然背離了文藝作品春風化雨的初衷,也讓其顯得毫無生命力。
絕大多數(shù)“北漂”“滬漂”的年輕女性,都在經(jīng)歷人生中最艱難的奮斗時光。她們深知成功沒有捷徑,用自己不服輸?shù)钠床⒉痪氲〉臒崆椋谝淮未伪桓星椤⑸睢⒐ぷ髦械氖。勰サ乇轶w鱗傷后,又一次次站起來,變得更加不懼風雨,更加一往無前。不少女性受到用人單位的不平等待遇,為了贏得更為平等的社會地位,一邊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與艱辛,一邊還要忍受取得成績后別人的風言風語……
她們中任何一個人的親身經(jīng)歷,都比那些正在熱播的網(wǎng)劇真實得多、精彩得多。
作為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在制作女性奮斗題材的影視劇時,也不妨沉下心來,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洞察力,去深入她們的現(xiàn)實生活,扎根“生活沃土”。在此基礎上,才能塑造出形象飽滿、精神獨立、拼搏奮斗的“大女主”;而不是脫離現(xiàn)實,靠顏值、靠關系、好物質“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