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蘇姍)演員王迅,早期《瘋狂的石頭》的搶眼配角讓觀眾過目難忘,近年通過《極限挑戰》的綜藝“行活”迎來事業的拓寬。在演藝道路上,王迅始終將姿態放得很低,甚至有些不太自信,他把自己歸類為“耐力型選手”,雖不具備“一夜爆紅”的特質,卻始終不敢懈怠對鏡頭聚焦區的敬畏,珍惜每個塑造角色的機會,相信“厚積薄發”。
談角色:“老潘”非我莫屬
黃渤執導的首部電影《一出好戲》將于8月10日全國上映。影片劇本創作用了7年時間,人物設定幾度修改,影片名稱遲遲未定……作為《一出好戲》主演,同時也是黃渤的好兄弟,王迅深知他為自己第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心血,王迅回憶道:“最早黃導(黃渤)和我聊這個想法應該是2010年還是2011年,那時候是想在2011年拍2012年上映。當時跟我說得很簡單,‘咱不搞復雜了,弄一個場景、一堆人,拍一個純粹拼演技的戲’。”多年過去,戲雖然一直沒拍,黃渤卻初心未改,沒有停止豐滿劇本、充實人物。隨著影片不斷升級,王迅的角色也發生著變化,他介紹說:“我一開始演一個副總,最后變成了演辦公室主任‘老潘’。這個角色我相信黃導是瞄著我來的,也相信我能演好。”王迅自信地表示自己能給角色增加意想不到的內容,他笑稱:“后來的結果也應該是這樣,(所以這個角色)也算是(黃渤為我)量身定制,也算是非我莫屬。”
《一出好戲》在看似荒誕的喜劇外衣下,講述了在荒島之上,公司員工被迫共同生活,并直面一系列“人性”問題的寓言故事,且其中一系列的沖突與反轉都蘊涵著引人深思的道理。王迅介紹,影片總體上給人感覺是荒誕的,是一個寓言式的故事,但在角色塑造上“真實度還是很大的”,“它的夸張程度并沒有那么高,不是玩玩鬧鬧的,而是在自己的人物當中做適度的夸張”。
談導演:黃渤的大局觀讓我意外
談到首執導筒的黃渤,王迅表示,有很多在“演員黃渤”身上沒有體現出來的特點,他在“導演黃渤”身上看到了。
黃渤的大局觀讓王迅尤為意外。王迅認為,演員的重點在于把握角色,演員容易鉆進人物當中而忽略了影片的整體性,而導演不同,他需要把握大局,平衡各個細節與主題的統一,“黃渤這次完全從演員的角色中突破出來,展現出的大局觀讓我意外。”同時,王迅認為黃渤在做演員時候格外注重細節,但作為導演,太注重細節便可能出現大局上的偏差。黃渤在導演工作中平衡整體與細節的能力讓王迅敬佩不已。
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導演的把控,更需要演員們的配合。和好的演員搭戲,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對于在《一出好戲》中合作的演員,王迅介紹,現在的王寶強比以前更具專注力,“他演戲時完全扎到人物里面,給對手的反饋絕對真實”;即使是完全沒有臺詞的群戲,舒淇也會給出最在狀態的表演;于和偉則是“使內勁”的演員,他能夠體驗人物豐富的內心,能在電影實拍是給出足夠的力量。
談未來:轉型幕后還需“厚積薄發”
2006年,電影《瘋狂的石頭》的火爆,讓觀眾認識了以演小人物見長的王迅,這也為他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與挑戰,“我有了更多機會參演好作品,同時也需要拓開戲路,在角色上有所創新,呈現給觀眾更多的可能性。”面對壓力與危機感,王迅認為,除了“要認認真真演好每一個角色”,還要調整好心態,“任何時候都很美好,關鍵看你自己怎么去面對。”
一直強調自己是“耐力型選手”的王迅直言:“我做任何事一開始總做不好,可能有緊張,可能有自己智商和情商上的缺陷,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堅持到最后一定會好。”
王迅,自信“還沒有完全被掏空的感覺”,未來愿意嘗試更多角色;自認“有話想說”,想寫一些戲,把自己對生活的認知、感悟通過作品傳遞給觀眾;自勉“像黃渤導演一樣‘厚積薄發’,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