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騰訊影業2019年度發布會上,影視劇《故宮如夢》正式亮相,并發布首款概念海報。
《故宮如夢》以明朝永樂年間北京皇宮的營建為背景,講述了以天才匠人蒯祥為代表的工匠們齊聚北京,在克服備料艱難、工藝限制等重重困難中,激情洋溢投身肇建紫禁城的風云傳奇故事。以傳奇匠師“蒯魯班”的真實經歷為參照,《故宮如夢》將以寫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和藝術化視角,呈現紫禁城是何時以及如何被建成的鮮活歷史,對于當前大眾更深入地了解紫禁城,了解其營造史背后的古代建筑行業及大國工匠精神等,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因此備受外界期待。
在近年來從普通大眾到各行各業都對故宮越來越關注的背景下,影視劇《故宮如夢》首次將目光聚焦紫禁城誕生時的宮城營造歷史。與以往相關題材影視劇明顯不同的是,該劇演繹的不是紫禁城里的王朝興衰與宮闈斗爭,而是一部關于明代建筑行業的匠人們心懷理想、急流勇進參與營建紫禁城,助力實現大國繁榮夢想的行業勵志傳奇。
用全新角度解讀觀眾熟悉的主題,應是影視劇進行題材與內容創新的方向之一。從題材上來看,《故宮如夢》將“紫禁城故事”內核與行業類型劇、歷史題材進行了創新性結合,以明朝建筑業從業者為視角,在行業傳奇的外觀下展開紫禁城營建之初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和歷史事件,嘗試開拓了新型的行業勵志歷史題材劇。
從故事內涵上來講,在紫禁城即將迎來建成600周年之際,發掘這段營造史,《故宮如夢》要探尋的必定不止于波瀾壯闊、鮮為人知的傳奇事件,還有珍貴的建筑工藝和工匠精神的淵源。雖然已有近600年歷史,但紫禁城營造時所使用的工藝依然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著。而當前故宮的建筑格局、色彩搭配乃至營造基石等,無一不凝結著當時匠人們的營造理念,以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立足現實,回顧600年前的工藝與文明,這即是《故宮如夢》從全新角度出發呈現的國匠精神溯源主題。
雖然是歷史題材劇,但《故宮如夢》在尊重歷史真實面貌與發展邏輯的基礎上,堅持寫實主義的創作態度。故事以著名工匠蒯祥的人生軌跡為原型,用年輕化的視角呈現天才少年“蒯祥”在困境中堅持學藝、提升自我,廣采眾家之長,將木藝、磚雕、蘇畫彩繪等工藝靈活運用于紫禁城營造的熱血奮斗之路。
此外,《故宮如夢》還試圖還原各個階層的匠人在營造宮城的過程中積極進取、互相協作的行業市井生活全景圖,日常上演百工們兼具趣味性與專業性的生活、工作場景,可謂匠心百態,極具活力。主角蒯祥正是在這種昂揚向上的行業氛圍中,受老一輩匠人啟發,設計出傳世的“金剛腿”,保住一眾匠人性命,打破了反對者們阻止宮殿建成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