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全景式描繪新中國建國后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電影《柳青》定檔,將于5月21日全國公映。
《柳青》以宏大的歷史視角生動呈現了波瀾壯闊的農業建設和農村制度改革,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鮮活的文藝形象回應了“新時代呼喚著怎樣的人民文藝”這一時代之問。導演田波是一位八零后新銳導演,他第一部院線電影就選擇了最難拍的電影類型,而且挑戰的是一部重大的歷史題材。
這部影片真實再現了五六十年代,我國開展的農業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所經歷的重重困難和取得的寶貴經驗。故事講述了青年作家柳青辭掉北京優渥的干部待遇,他決心親自參與實踐,創作一部反映新中國農民集體創業的史詩巨著。柳青居家落戶皇甫村的一所破廟里,他深入農村建設一線,扎根人民十四年,歷經風雨,面對從互助組到合作社等一系列重要歷史時刻,帶領公社社員克服重重苦難,鐵肩擔道義,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在農村的新局面,并在之后狂風暴雨般的運動中始終堅持真理,用自己的一生書寫了一段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創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