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麗
在美麗的牙克石,最絢麗的花朵,當屬民族團結之花。幾年來,牙克石市民族團結工作亮點紛呈。
“發展引領”夯實民族團結基礎
多年來,牙克石市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題,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各項工作,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積極為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促進了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牙克石特點的民族團結之路,讓民族工作始終做到活力不減和亮點頻現。
牙克石市每年都定期對全市副科級以上及新任職干部進行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培訓,統一印發《民族團結教育材料匯編》作為各族干部職工學習資料,并不斷完善建立健全少數民族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對全市少數民族干部進行信息采集,建立少數民族干部信息資料庫,為培養、選拔、使用優秀少數民族干部提供基礎數據,也為聯系少數民族代表人士提供方便。同時,市人大、市政協定期對民族法律法規、民族政策的貫徹落實、執行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監督。此外,市委、市政府還著力健全和完善創建工作的長效機制。
牙克石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同胞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人人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涌現出了一大批熱心民族事業的典范。截止到2016年,受到國家、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表彰的先進集體45個、模范個人148人。召開全市民族團結表彰大會九次,表彰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28個、模范個人357人和多民族和睦家庭18戶。
“交融促和”構建和諧美好家園
在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進程中,牙克石市通過落實政策、資金扶持、科技扶持、法律援助等措施,助推民族團結工作的縱深發展。 他們 制定印發了《牙克石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同時,積極為各族群眾搞好政策、資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務。此外,還加大少數民族農民培訓力度,先后多次舉辦庭院種植、生豬養殖,家禽飼養及病蟲害防治等科技知識培訓班,每年培訓100余人次。幾年來,爭取到上級少數民族發展金項目26個,資金857萬元。
堅持民族團結創建活動與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與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相結合、與維護社會穩定相結合,堅持把重點放在加快改善民生上,讓少數民族群眾切實體會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五年來,累計投入專項發展資金516萬元,加快了少數民族聚居村奔小康的步伐。同時,牙克石市積極促進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將少數民族群眾法律援助機構窗口建設作為便民利民的重要措施來抓。設立了少數民族法律援助服務熱線,為少數民族群眾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定紛止爭、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
實行少數民族學生中考照顧政策,認真核查普通高校招考考生民族成分,有效遏制了普通高校招生考生違規更改民族成分的行為,讓所有少數民族考生享受到了國家的加分政策。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牙克石市第一中學毽球隊多次在全區、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10年,男、女毽球隊代表呼倫貝爾市在自治區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分獲冠軍。2011年9月,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首次參加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分別取得了2、3名。
“載體推動”共同團結奮斗繁榮發展
志愿服務活動是民族宗教界人士博愛精神的集中體現。為搶時間完成秋冬季植樹綠化任務和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責任目標,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進一步發揮了領導和協調作用,組織宗教界人士40余人,在氣溫驟降、嶺上霜凍的條件下,不畏嚴寒,不怕臟累,在興安嶺經管會道路兩旁種植了200多棵銀中楊樹苗。盡管天寒風大,氣候惡劣,大家揮鍬鏟土,挖坑栽樹,填泥踏土,對植樹的每一道工序都做到一絲不茍,確保了綠化的成活率;2015年冬季,在環境衛生整治大會戰中,再次組織了50多名民族教界人士,來到興安嶺經管會,利用兩天時間撿拾路邊垃圾,幫助清理院落衛生,大家不畏嚴寒,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任務,受到興安嶺群眾的稱贊。
如今,在牙克石大地上,各族群眾休戚與共、攜手相助,奮力拼搏,一曲曲和諧、發展、繁榮、自強、奮進的樂章猶如涓涓細流,匯聚起推動和諧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