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薛冰 劉穎
從棚戶到樓房,從“憂居”到“宜居”,棚戶區家庭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從未如此真切。
從局部到全面,從“破題”到“攻堅”,牙克石讓更多棚戶區居民共享發展成果的信念從未如此堅定。
民之所盼,政之所為。2017年,是牙克石市棚戶區居民難忘的一年,為了滿足廣大被征收戶強烈的征收愿望,牙市針對2017年以前的城市棚戶區改造地塊(獸藥廠及周邊區域、海鐵區域、牛奶站區域、永興辦事處永強社區區域、勝利辦事處勝南社區區域、暖泉辦事處暖興社區磚瓦廠區域、育才西側區域、東西南北樓區域、海滿區域)遺留戶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房屋征收掃尾工作。9個征收區域的3322戶居民享受了棚改政策,其中1925戶選擇貨幣補償,1397戶選擇產權調換。
針對已經拆除的區域,牙市對一部分拆除區域新建了大型小區,為棚改群眾提供優質房源,另一部分進行了城市綠化,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實現以群眾需求為本,以城市面貌提升為先。
此次房屋征收掃尾工作中,牙市還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工作流程和相關政策上都做出相應調整,先后設立了選房大廳,成立了審核組、協議簽訂組、房源組,做到讓每一位棚改居民對流程了如執掌。
“按照新政策,我們選擇貨幣補償的在征收現場辦公室填寫完《貨幣補償審核表》后,到選房大廳審核組審核,審核通過后直接到協議簽訂組簽訂房屋征收與補償協議。如果選擇產權調換的在現場辦公室填寫完《產權調換審核表》,經過登記后,到選房大廳審核組審核,審核通過后按照登記順序在指定日期到選房大廳隨機抽取選房順序號。”一位棚改居民清晰地說出每一道流程。
為使整個過程公平公正、陽光透明,讓群眾更加放心,牙市新的房屋征收程序以被征收人填寫選票的形式選擇評估機構、對產權信息在征收現場公示、及時建立檔案、審核組審核檔案資料,層層監督下按辦事處登記的順序隨機抽選房順序號、按順序選房、最后簽訂補償協議。
“如今,老房子已拆除,新建的安置房正拔地而起,咱們的日子變得越來越美好。”一說起未來的生活,已搬出棚戶區的居民們對“新家”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牙市最大限度讓利于民,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真正讓發展成果惠及于民,真真切切地為棚戶區居民帶去了福音,以實績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從今年8月30日開始至9月30日結束的為期一個月的房屋征收掃尾工作,牙市建立了領導包片、干部包戶的推進工作機制,全程負責推進落實工作,形成了領導親自掛帥、部門各司其職、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2017年以前的遺留地塊房屋征收工作圓滿完成。
棚戶區改造,讓牙克石市越來越美麗,而對于住在棚戶區的人們來說,“搬出棚戶區,住上新樓房”算得上是圓了一個安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