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斯琴
“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是基礎。”近年來,烏爾其漢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綱領,立足現實,著眼長遠,以全面小康為目標,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大力實施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積極探索特色產業引領發展,廣泛推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耕細作、砥礪前行,切實把美麗鄉村建成群眾心坎上的民生工程。烏爾其漢鎮被評為國家級文明村鎮、西五旗村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村,開拓了生態宜居美麗村鎮新局面。
烏爾其漢鎮堅持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抓黨建工作主業主責落實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明確工作任務和要求,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環境保護和新農村建設等工作,使黨建工作與農村中心工作相融合、兩促進。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雙組長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工作推進力度。落實黨員干部包村包片責任制,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
強化西五旗村村級組織建設,探索“黨建+”引領模式,提高政策執行能力。高度重視民主引領,村內重大事項全面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充分聽取和尊重黨員群眾意見,確保順民意暢民情。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烏爾其漢鎮西五旗村科學規劃、合理確定建設目標和重點,實現村內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合理分區和服務設施的合理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村內道路建設、舊庭院改造、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力度,2016年以來累計修筑水泥路9條4.4公里,粉刷房屋4212平方米,安裝鐵藝柵欄7000延長米,確保環境優美整潔;加大綠化亮化力度。全村綠化面積達300畝,栽植云杉、樟子松、丁香、榆葉梅等樹木4000余株。種植花草3000平方米,鋪設草坪2000平方米。新建、維修休閑廣場2個,安裝路燈63基,切實提升村容村貌。加強衛生環境整治。在沿村主次道路和公共活動場所合理設置垃圾箱40個,修建公廁2座。成立環衛隊伍1支,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形成了環境衛生長效機制。
烏爾其漢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富民強村的重要舉措,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科學謀劃,轉變發展思路。烏爾其漢鎮在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中,因地制宜,揚長避短,轉變過去奶牛養殖和基礎乳制品加工為特色牦牛養殖,在牙市市委、市政府及相關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下,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西五旗村投資210萬元建成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的養殖基地。累計引進四川阿壩牦牛660余頭進行育肥,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每頭牛的養殖純利潤達5000元以上,經濟效益良好。
創新模式,健全發展機制。烏爾其漢鎮西五旗村積極探索合作經濟發展途徑,采取“支部+村合作經濟組織+養殖戶”的經營模式,走出黨建引領帶動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已與西五旗村3戶村民簽訂代養協議,代養牦牛45頭,由牦牛養殖公司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定價收購。
因地制宜,突出品牌創建。烏爾其漢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在西五旗村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馬鈴薯種植及林下資源開發,促進農民增收,實現村美民富目標。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烏爾其漢鎮積極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使美麗鄉村與村民素質相得益彰,讓文明村鎮成為西五旗村特色名片之一。他們夯實硬件基礎,建設90平方米文化活動室,圖書室、閱覽室、辦公室、綜合娛樂室、遠程教育室一應俱全。為草原書屋配備了8萬多元的書籍,增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各類宣傳條幅20余塊,新建200平方米文化小廣場一個。他們開展創建活動,積極創評文明鎮、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扎實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活動,持續引導廣大農民爭當“星級文明戶”和“身邊好人”“道德模范”不斷營造出“文明鄉村、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他們強化典型示范,通過進一步強化典型引路、榜樣示范,宣傳以“全國自強模范”、“2015年感動內蒙古人物”臧彩樓為代表的先進模范人物,岳洪明家庭為代表的呼倫貝爾市“五好家庭”等先進模范,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
新時代繪就新藍圖,新征程開創新局面。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烏爾其漢鎮廣大干部職工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圍繞牙克石“三都”建設目標,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烏爾其漢鎮全面進步,實現村鎮的宜居宜業宜游,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