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訊(通訊員 李達峰)12月3日上午,內蒙古牙克石國家氣候標志評估報告評審會在國家氣候中心召開。評審專家組經過認真評議和論證一致認為:根據國家氣候標志氣候生態類“冰雪”評價標準,牙克石綜合評定結果為優,是“中國冰雪之都”。
評審會由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主持,評審專家組成員出席評審會。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丁一匯等11位來自氣候、生態、環境、地理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
評審會上,公布了近百頁的《內蒙古牙克石國家氣候標志評估報告》,詳細列舉了牙克石氣候特征、氣候優勢等內容。評估報告指出:牙克石生態環境好,降雪量豐沛,初雪早、終雪遲,雪期長;積雪期有199.8天,冬季積雪日為全國之首,積雪厚度有16.8厘米;冬季平均氣溫為-24.1℃,日最高氣溫低于-20℃的日數有109.9天,是體驗“潑水成冰”極寒天氣的最佳地方;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5%,PM2.5平均濃度為21微克/立方米,負氧離子含量達到“特別清新”標準;氣候風險偏低,是我國氣象災害損失偏輕的縣市;氣候變化對冰雪資源開發有利。根據國家氣候標志氣候生態類“冰雪”評價標準,牙克石各項指標優良(或中低風險)率為91.7%,綜合評定結果為優,符合國家氣候標志生態類“冰雪之都”評價標準,具有冰雪氣候資源挖掘潛力。
專家組對牙克石的氣候環境給予高度肯定,經過質詢和討論認為,牙克石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有利于降雪的地理環境,氣溫低、冬天漫長,積雪多、積雪期長;日照足,風速小,濕度適宜。“冰雪”氣候稟賦優良率高,綜合指標評定結果為優。空氣質量優,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好,冰雪氣候資源豐富,氣候景觀多樣,適宜開發利用冰雪資源。專家組一致認為:內蒙古牙克石符合國家氣候標志氣候生態“冰雪”評價標準,建議授予“中國冰雪之都”國家氣候標志。
此次評估建議牙克石市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意識,重視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依托優質冰雪資源,以“中國冰雪之都”建設為主載體、探索綠色發展路徑,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變成生動實踐;充分發揮國家氣候標志品牌效應,以冰雪旅游和運動促進產業發展,創建綠色、低碳和環保的旅游發展之路;積極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加強雪災、低溫凍害、大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災害風險管理并加以防范,尊重并秉承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深化,把牙克石建設成為享譽全國的綠色發展和氣候適應型典范。
據了解,國家氣候中心將于近期對牙克石進行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