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王琦
“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內蒙古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兩會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深情囑托,也是牙克石開展農牧業工作的精神動力。近年來,牙克石進一步拓寬農牧民增收門路和渠道,從補短板入手,加速提升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滿足他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牙克石打出增收組合拳,建立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增強職業培訓,讓農牧民的口袋鼓了起來。
糧食發展有準頭
去年10月,呼倫貝爾首家(蒙E0001號)“糧食產后服務中心”落戶牙克石興安運達物流。2018年,牙克石搶抓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建設機遇,建設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能滿足糧食產后服務布局需要的新型社會化糧食產后體系,申請建設了糧食產后服務體系項目。目前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已具備了產前農資供應,產中的植保技術培訓,產后糧食整理、展示、銷售、發運等能力,服務專業化,增強農民市場議價能力,促進糧食提質進檔,推動節糧節損。
農戶對糧食產后中心的服務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贊揚,感到產后服務中心就像農戶的家,能站在農戶的角度,為農戶的利益考慮。未來,牙克石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將開創“農業產業協會”+“農資供應”+“糧食交易市場”+“糧食擔保”,產、儲、展、銷、運五位一體的新時代運營模式,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持續增長。一是成立農業產業協會和農機分會。吸納更多會員加入,帶動更多農戶。形成“龍頭公司+家庭農場+農戶”組織模式。二是擴大農資生產,使農藥、化肥銷售量達到市場份額70%。引進新品種通過協會推廣使用,舉辦植保技術培訓班及田間植保服務,幫助農戶利用科學方法施肥施藥。三是設立了在自治區金融辦注冊資本1個億,擔保額度為10個億的融資擔保公司,與牙克石農村商業銀行合作開展“糧食銀行”業務,以糧食存貸為主導業務,以農民商品糧為基礎,以企業糧食交易市場為載體。通過以上設施及服務能力的不斷完善,建立產業化服務鏈條,增強農民市場議價能力,促進糧食提質進檔,推動節糧節損,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特色種植有甜頭
雖然牙克石是全國緯度最高的農業區之一,但通過多年的結構調整和國家實施良種補貼惠農政策,農作物在品種和品質結構調整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市在穩定四大農作物生產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品種特色農作物的引種、試種和推工作,進一步優化了種植業結構,全市現種植大果沙棘果樹3,000畝,年產沙棘果1000噸,產值達1600萬元左右;年均種植中草藥面積6萬畝,年產藥材15000噸,產值可達2億元左右;食用菌培養200萬段(袋),年產鮮蘑、木耳800噸,產值達1000萬元左右,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畜牧發展有盼頭
2019年,牙克石將繼續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提升牲畜存欄和規模。以現代化畜牧業發展為中心。抓發展、抓經營、抓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工作力度,強化龍頭企業的拉動作用,為全面實施畜牧業、產業化、現代化經營打造基礎。進一步加快全市規模養殖,通過農牧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施由小規模向大群體方向發展,由傳統的放牧方式向全舍飼方面轉變,建立綠色生態養殖小區,增加肉牛、肉羊養殖的后勁。以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為重點,提高牲畜的防疫密度,確保不發生重大區域疫情。以項目實施為載體,以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良種化、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化畜牧業,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牧民增收、加大科技推廣和科學養畜的力度,使全市養殖規模、數量、效益上有新突破。
對規模養殖場加大扶持力度。奶牛、肉牛的養殖免費享受國家凍精補貼,增強奶牛、肉牛養殖者的信心。2018年農牧局同郵儲銀行簽訂小額擔保貸款合作協議(有效期3年),以保證金放大放大的形式扶持養殖場建設基礎設施;農牧局、財政局聯合印發《牙克石市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確了優先補貼畜禽污染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污害化處理機械設備。
預計6月末完成牲畜存欄23萬頭(匹只),做好奶牛、肉牛良種補貼及建檔立卡工作,確保各項補貼工作全面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