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報記者 李鵬飛
作風建設,關系人心向背,關乎事業成敗。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更是密切黨群干群血肉聯系、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的必然要求。
號角吹響,行動如風。自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及各級黨組織聞令而動,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按下“啟動鍵”,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深挖根源、找準病灶,動真碰硬推動整改,在萬里林海掀起了一場滌蕩作風、錘煉黨性的思想與實踐熱潮。
學深悟透,思想根基在“學有質量”中筑牢
今年3月,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指出,黨中央決定,自2025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
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聞令即行、高位推動。3月21日,集團黨委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學習教育,按下“啟動鍵”。緊隨其后,學習教育業務培訓會迅速召開,對實施方案進行深度解讀,確保學習教育開好局、起好步。
如何確保學習不走過場、入腦入心?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圍繞“四帶頭”要求,制定詳實工作安排,明確12項任務清單;印發實施方案,細化分解14項具體工作清單,構建起“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的閉環鏈條。集團各級黨組織迅速響應,截至3月28日,通過黨委會、黨建領導小組會、“三會一課”等多種形式,學習教育部署實現全覆蓋。
學在經常,方能促作風轉變于無形。面對林區點多線長面廣、防火期人員分散的實際,集團黨委創新采用“線上+線下”模式,為兩級黨組織精心組織了為期2天的專題讀書班。通過專家輔導、講師授課、集中自學、深度研討等多元形式,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并聚焦作風建設開展專題交流研討。
精準滴灌,方能入心入行。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中層以上干部、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普通黨員等群體特點,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分層分類、因人施教。培訓班、專題研討、警示教育會、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精準滴灌,靶向發力,引導黨員干部校準思想之標、繃緊作風之弦。
截至目前,內蒙古森工集團各級黨委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43次,舉辦讀書班46期,組織專題研討111次;各級黨支部依托“三會一課”學習、開展主題黨日共計2646次,開展調研350次,學習的“爐火”在林區持續升溫。
動真碰硬,作風頑疾在“精準查擺”中破解
唯有敢于“揭短亮丑”、善于“精準把脈”,方能祛除沉疴痼疾。
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率先垂范,堅持對標對表對照,通過“7種途徑+3個結合”的方式,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自我革命。系統梳理近年來在整治形式主義、文山會海等8個方面存在的11個具體問題表現,示范帶動各級黨組織查問題、挖根源、抓整改。同時,學習教育工作專班高效運轉,要求各層各級對照檢視、邊查邊改、真管真嚴。8個綜合督導組下沉一線,嚴把問題查擺審核關,要求查擺問題不嚴不實的單位“返工”,確保學習教育質效。
破除“與己無關”觀念。內蒙古森工集團各級黨組織積極引導普通黨員摒棄“中央八項規定是領導干部的事、與己無關”的模糊認識,通過自我檢視、群眾提、書記談等方式,人人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普通黨員學習教育查擺問題清單》,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無死角。
“開門問診”見真章。內蒙古森工集團各級黨組織堅持開門搞教育,聚焦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的薄弱環節和“四風”頑瘴痼疾,深挖細查,直擊病灶,充分運用紀檢監察、巡視巡察、信訪反映等渠道,結合實地調研、走訪座談,廣泛“開門納諫”,確保問題查得準、挖得深、畫像真。嚴格的“四看”標準,讓問題清單靶向更精準。
成效數據彰顯查擺力度。截至目前,集團各級黨組織共征集群眾意見382條,采納落實213條;各級領導班子查擺問題1274個,立行立改1115個,已整改到位1135個;班子成員查擺問題4469個,立行立改3929個,已整改到位4016個。編發、轉發相關稿件801篇,營造了動真碰硬、真查實改的濃厚氛圍。
利劍高懸,震懾效應在“上下聯動”中強化
學習教育伊始,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堅持用好紀律這把管黨治黨戒尺。多次召開會議強調,各級黨員干部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狠抓自查自糾,強化執紀監督。將整治違規吃喝列為集團黨委學習教育工作安排的重要內容之一,納入集中整治臺賬。各直屬單位黨組織迅速行動,通過多種形式將要求傳達到每一個黨組織、每一名黨員,壓力直達末梢。
以案為鑒,警鐘長鳴。內蒙古森工集團紀委充分運用近年來查處的林區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精心攝制完成警示教育片《正風肅紀利劍高懸》及廉潔微電影《嶺上青松》《守護》。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一記記重錘敲在黨員干部心坎上,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
執紀監督,利劍出鞘。內蒙古森工集團紀委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插一線,對各單位是否存在違規吃喝、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公車私用、工作紀律松弛等問題開展高頻次、強力度的明察暗訪。重拳整治違規吃喝,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請托辦事、利益輸送等腐敗問題。兩級黨組織全面自檢自查,兩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相互吃”“吃公函”等七個方面,不打招呼、直插現場。截至目前,兩級紀委已開展監督檢查51次,暗訪38次,覆蓋單位(部門)245個,發現問題22個,提出工作建議15個,持續釋放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的強烈震懾。
常態長效,發展活力在“改在實處”中迸發
學習教育成效,最終要體現在解決問題、推動發展、惠及民生上。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標本兼治,務求長效,把學習教育同林區深化改革、企業管理、巡察整改等重點工作相結合,一體推進學查改,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為基層減負松綁,讓干部輕裝上陣。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打出“組合拳”,制定《總部權責事項清單》《授權放權清單》《“三減”清單》,梳理218項核心權責,統籌下放權限44項,著力破解基層“權責不匹”難題。42項“減流程、減要件、減時限”事項清單,實實在在為基層“卸包袱”。大力推進“智慧林業、數字森工”建設,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實現“審批零跑腿、辦事不見面”,以信息化賦能效率提升。
“問題清單”催生“改革清單”。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進一步深化薪酬體系改革,優化經營管理架構,研究制定《優化薪酬分配體系的實施意見》,推動任務、資金向一線傾斜,鮮明樹立“多勞多得”導向,激發干事創業“源頭活水”。依托黨校陣地,邀請專家授課,組織干部赴先進地區和企業學習,“走出去”開闊視野。堅持“賽馬”與“相馬”并舉,建立市場化用人機制。2024年以來,選拔調整干部360名,其中40名40歲左右年輕干部走上重要崗位。繼2024年9月拿出9個中層崗位競爭上崗后,今年再次拿出5個崗位,讓有本事、能擔當的年輕人才在公平競爭中脫穎而出,激活選人用人“一池春水”。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學習教育成果最終要轉化為員工群眾可觸可感的實惠。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開通“林海工惠”智慧平臺,引入178家折扣商家服務近3萬名職工,發放職工福利券近100萬元、自治區乳制品券近300萬元。依托DeepSeek大模型,創新實現AI在線法律咨詢、心理疏導、權益維護、醫療互助等“指尖上的服務”。“林海工惠”智慧平臺上線首月消費近23萬元;職工醫療互助項目已開展7期,1689人次申領醫療互助金189萬元,數字化轉型正讓服務更便捷、關愛更直達。
政貴有恒,治須有常。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將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持續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不斷加強作風建設,護航企業改革發展巨輪破浪前行,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