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當人們盡情享受現(xiàn)代高速交通便利的時候,是高速公路路政員不分晝夜地巡邏在高速公路上,將安全和溫馨留給過往的司乘。滾滾車流中,他們是守護著交通生命線的“高路衛(wèi)士”,身著橄欖綠制服的他們,是高速公路上一抹抹亮麗的風景線。春日里的一天,記者走進呼倫貝爾市路政執(zhí)法監(jiān)察支隊第四分隊,親歷路政員的巡查工作。
上午8點30分,記者跟隨中隊長梁躍林和路政員張嘉亮坐上路政巡查車,開啟了一天的巡查工作。“我們的工作就是保護路產(chǎn),維護路權,保障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從事路政工作5年的張嘉亮告訴記者,他們所負責巡查的路段是G10高速1041至1182路段,全長141公里,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如遇極端天氣還需增加巡查次數(shù)。
9點10分,巡查車大概行駛了50公里左右,張嘉亮在主車道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碎石。“如果這些碎石被大貨車壓飛彈到后車,后果不堪設想。”他一邊焦急地走下車,一邊對記者說。呼嘯的卡車從他身邊飛馳而過,他卻以敏捷的身手一一將碎石清理出路面。看到這一幕,記者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
記者注意到,作為路政員,他們個個練就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好身手,高速公路兩邊的路產(chǎn)不論發(fā)生多么細小入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說起他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梁躍林笑著說:“每天都在高速公路上巡查,早就養(yǎng)成了善于觀察的習慣。現(xiàn)在,即便是不在崗,只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就會不自覺的四處張望,看看有沒有路產(chǎn)損壞的情況。如果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我們也會及時通知負責那個路段的單位盡快進行維修。”
“您好,您的車出現(xiàn)什么問題了嗎?”10點05分,張嘉亮看到路邊停著一輛白色小轎車,趕忙上去詢問司機。
“我看這邊風景挺好的,停下來拍幾張照片。”小轎車司機回答。
“高速公路上不允許停車,您這樣停在路邊非常危險,請您盡快離開。”張嘉亮耐心地勸解著司機。待車主將車子開走后,他才安心離開。他告訴記者,遇到配合我們工作的司乘,簡單說一說,他們就把車開走了,也有一些人,不僅不聽勸解,還對路政員謾罵,即便是這樣,他們也都耐心地為司乘講解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這邊怎么有車輪印呢?咱倆下去看看是不是隔離珊被切斷了”。11點30分,巡查車行駛到U型彎路入口處時,細心的梁躍林發(fā)現(xiàn)了公路下面的車印,他斷定一定是有人把防護欄割斷了,但是在遠處看并沒有什么異常狀況,所以他要求下車仔細檢查。當他們走到防護欄的跟前仔細一看,正如梁躍林所料,防護欄被動了手腳,有人將防護欄垂直割開一條線,有車通過的時候他們就把護網(wǎng)打開,沒車通過的時候,他們就用細鐵絲把護網(wǎng)纏繞上,所以在遠處根本看不出來防護欄的變化。“一些農(nóng)用車為了圖方便能夠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一段路程就破壞路產(chǎn),如果不是每天在路上巡查,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了這些細小的狀況。”梁躍林說。
遇到羊群他們總會把車速降下來,遇到一些橋梁他們也會降低車速,雖然巡查的路程并不遠,可一路上兩人時刻要睜大眼睛,觀察各種設施是否完好,監(jiān)督沿線施工是否規(guī)范,還要注意路面是否存在障礙,一趟下來差不多得四五個半小時。
臨近12點半,兩人準備找個停車區(qū)停下來吃午飯,卻發(fā)現(xiàn)距離他們前方100米處停著一輛車牌號為黑B的卡車,下車訊問后才得知,車沒油了,司機正等待救援人員給他送油。“很多外地的司機不熟悉咱們這邊的路況和加油站的位置,所以經(jīng)常會發(fā)生車沒油的狀況,司機第一時間就會撥通我們的救援電話。尤其是冬天,這樣的狀況非常多。”梁躍林說著又回想起去年冬天讓他至今都難忘的場景。去年冬天臨近春節(jié)的一個晚上,半夜12點多,他們接到路政救援電話,在牙克石至海拉爾區(qū)間,有一輛貨車沒油了。數(shù)九寒天,外面的氣溫已達到零下40多攝氏度左右,他們立即將汽油送到了司機的手中,此時,被困的司乘人員在雪地里凍得滿臉冰霜,他們連連道謝,執(zhí)意要為辛苦工作的路政員寫表揚信,卻被梁躍林他們謝絕了。“服務司乘是我們的職責”這是每一位路政員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路政員晚上沒有踏實覺可言,有時一個晚上能接到三四個甚至更多的救援電話,在路上連夜“奮戰(zhàn)”的他們,不管多累,第二天依舊照常巡查路段,他們是高速公路上可愛又可敬的人。
直到下午1點05分,梁躍林和張嘉亮才吃上午飯。由于巡查時間過長,他們都會把午餐帶在車上,對付一口。有時,為維護現(xiàn)場秩序,他們常常顧不上吃飯,有時,吃飯不應時、吃冷飯,以致于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胃病。“能吃上飯就算好的,有一次,我們駐守在車禍現(xiàn)場,連著一天一夜水米沒打牙,餓得前胸貼后背,那才叫難受哩!”梁躍林笑著說。
下午3點30分,巡查結束,兩人走進梁躍林的中隊辦公室,進入待命狀態(tài)。
按照相關規(guī)定,路政員在事故中負責處理路產(chǎn)損失以及維護現(xiàn)場交通,但遇到緊急情況,路政員也會參與到施救中來。談到施救,梁躍林向記者講起一件讓他驚心動魄的事情。“今年開春,發(fā)生了一起車禍,當天的天氣狀況非常不好,有風雪,一輛黑龍江牌照的小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由于駕駛員駕駛不當與另一輛車發(fā)生碰撞,導致車上兩個司乘人員全部受傷。我們接到報警電話后,馬上聯(lián)系了120急救中心,立即趕往現(xiàn)場,看到血肉模糊的受傷人員,當時心里只有‘救人’的念頭,抱著傷員放到巡護車上就往救護車趕來的方向行駛。處理好傷員,又趕回車禍現(xiàn)場疏導交通,避免二次事故發(fā)生。閑下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身上和車里全是血跡。”
今年57歲的梁躍林是支隊里面年齡最大的職工。“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yè),就要克服一切困難,把本職工作做好。”他堅定說。
梁躍林和張嘉亮只是眾多路政員中的一個縮影,在他們的心中,不僅將愛路護路作為了自己工作的動力,更將愛路護路作為了自己的人生信仰,他們用實際行動時刻履行著“高路衛(wèi)士”的神圣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