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創新驅動“數智林業”跑出加速度———內蒙古森工集團全面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唐永朋
2025-01-23
4963

■本報記者 李鵬飛

智慧林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強大保障。

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內蒙古森工集團圍繞服務主責主業,加快“智慧林業、數字森工”建設,推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全面應用,賦能林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努力構建全面覆蓋林區各項職能、業務及數據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信息感知立體化、業務管理高效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為全面推進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有力支撐。

機械換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2024年12月26日,森工集團與徐工集團首批定制化機械設備交接儀式現場,隨著駕駛員登車實操,8臺XE85GF型自動伐木機隆隆作響,機車前進后退、數控屬具移動旋轉一氣呵成。

“以前木材生產時期,我們爬冰臥雪,靠著人拉肩扛開展生產作業,那時就盼著咱林區也能實現機械化,沒想到在我退休前真的實現了。”望著眼前的機械設備,根河森工公司好里堡經營管護中心森林經營生產股股長趙桂棟感慨道。

隨著首批8臺XE85GF型自動伐木機入駐根河森工公司,并在第一時間投入使用,標志著林區森林經營工作開啟機械化生產作業新征程。

為確保機械設備迅速應用到森林經營一線,森工集團超前布局,從2024年12月份開始,徐工集團培訓機構分4期在林區開展操作人員培訓,每期培訓56人,培訓時間為10天。

森工集團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堅持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積極破解林區機械化程度低、傳統產業“筆寫尺量、肩抬人扛”的落后生產方式,與江蘇徐工集團共同“定制式”研發符合林區生態修復現代化作業方式的一體化、智能化機械設備,首批價值1.09億元的設備正式投用,一步跨入機械化時代,實現“產研聯姻”“機械換人”,進一步優化了生產工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時,依托生態修復剩余物、林下過剩腐殖質,積極與新遠景集團合作開發新能源項目,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數智賦能解析生態保護新密碼

2024年林區春季森林防火期,庫都爾森工公司保林檢查站工作人員對過往車輛進行管理登記,入山游客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內蒙古森工集團”微信公眾號進行通行預約,數據便自動匯集到數據中心管理平臺,實現了通行數據的實時查詢、精準分析和全面統計,構建起一套高效的“人為火源”管控體系。

阿里河森工公司為17座防火瞭望塔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通過“云監控”對公司生態功能區實時全覆蓋監測,構建視頻監控、高山瞭望、人員巡護“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巡護體系。并充分利用公司現有30臺無人機對生態功能區內森林資源全方位巡查,及時發現違規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等異常情況,巡山護林實現一“屏”了然。

…………

2024年,森工集團抓實抓牢森林防滅火任務,不斷完善“天空地”一體化森林防滅火體系。入山管理系統、動態監視監測體系和監測預警預報應急系統、無人機大顯身手的背后,是一場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智慧之變。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生態功能區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37萬平方公里,分別占國家、自治區的3.8%和32.01%;森林總蓄積9.41億立方米,分別占國家、自治區的5.36%和61.62%。經內蒙古生態價值核算試點最新測算,林區森林資源總價值約為1.09萬億元。綠色家底,分毫不容有失。面對如此大體量的森林資源,人工巡護難免力有所不逮,數字化、智慧化是必由之路。

森工集團探索搭建森林資源管理、防滅火、病蟲害防治、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地監測等平臺,同步開展配套應用軟件系統建設工作,有效提升了林業治理效能。通過入山管理系統,錄入各森工(林業)公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護局、航空護林局等24家單位的358個管護站及1175位管護人員相關信息。外來入山人員只需掃描防火二維碼,數據便自動匯集到數據中心管理平臺,截至目前,注冊使用用戶數量超過14525人次。

持續加強監測技術融合應用,推進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建設,擴大森林防火等前端感知設施覆蓋面。新建覆蓋高山防火視頻監測系統及原有高山防火視頻監測系統,實現了監測范圍內生態功能區24小時、360度的巡回監控,覆蓋率從18.8%提升至32.2%,并實現10公里監測范圍內火情的早期預警和定位功能。

視頻監控,24小時監測火情、野生動物活動軌跡等;無人機,山高水遠一覽無余;瞭望塔,瞭望人員全天候值守;林業有害生物遙感監測手段不斷應用推廣……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手段的應用,為森工集團建設好、保護好、利用好這片綠水青山注入源源不斷的數字動能。

數云融合夯實現代林業發展基石

2024年10月21日,森工集團“智慧林業、數字森工”信息化能力提升服務項目在自治區產權交易平臺進行項目招標,最終由中國電信數智科技有限公司中標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基礎通信、林業生態感知監測、智慧林業應用、國產化替代與災備共計四大類28項內容。

12月5日,森工集團與中國電信內蒙古分公司舉行“智慧林業、數字森工”加快發展森工新質生產力聯合創新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推動林區森林防滅火、森林可持續經營、森林調查、造林綠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實現迭代升級,奮力打造集林區所有業務板塊于一體的“智慧大腦”。

12月25日,中國電信項目組與森工集團信息中心召開對接會,成立建設項目領導組織機構,并正式入駐森工集團信息中心,共同推動信息化。

2024年,森工集團積極與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合作,大力推進“智慧林業、數字森工”建設,投資近2億元與中國電信合作信息化能力提升服務項目,全面提升集團基礎通信網絡覆蓋率,完善生態感知監測能力,逐步推進國產化替代進程,為生態保護、資源管理和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信息化能力提升項目在集團落實落地,雙方積極探索“無人機+雙光譜”相結合的網格化防火預警監測手段,在烏爾旗漢森工公司、牙克石市對無人機機巣及長航時垂起固定翼無人機進行測試。圍繞集團各部門實際需求,全面推進集團各項管理、業務和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應用,構建經營管理體系。此外,組成調研組,赴國內先進地區學習調研、吸取經驗,完成防火預警指揮系統軟件架構第一階段設計。

以“數”為魂,以“云”為形,打造現代林業發展新引擎。森工集團在充分利用原有信息化成果的基礎上,推進建設全域覆蓋、縱跨層級、整體協同、安全高效的智慧林業一體化平臺,進一步提升集團決策科學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高效化水平。

積極與國內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合作,開發了森工集團云平臺、大數據平臺、應用支撐平臺、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和數據治理與集成平臺,整合了林業基礎信息、林業專題、生態保護區等信息資源,實現了空間可視化。依托集團云平臺,新建了集團林業外網門戶、林業產業服務、森林資源管理、自然保護地信息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并將原有的森林病蟲害檢疫、天然林保護工程管理等多個業務系統遷移到云平臺,初步形成了“一云承載”業務應用體系。

傾力打造林業大數據中心,充分發揮數據中心云平臺作用,為集團各部門、單位提供彈性、可擴展、安全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形成“應用上云、數據治理、綜合服務”的數據中樞,建設完成12個業務系統,遷移6個系統。部署職工心理健康測評、ERP系統及有贊商品管理、零碳會議系統,實現了統一數據、統一管理、統一運維、資源共享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目前,森工集團協同辦公、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森林防火預警監測、旅游發展等12個業務系統已經上線運行,累計錄入系統2萬余人,共計登錄3.6萬次,平均每日408人次。推動協同辦公系統穩步向二級單位延伸,在集團總部、駐牙林業單位及各森工(林業)公司共計44個單位搭建300余條關鍵業務流程,其中,包括集團收發文、用印申請、領導外出請假報告、合同審批、會議管理等27條相關流程。

隨著各系統的推廣應用,實現了“網上辦事”,讓林業發展步入信息化時代。同時,通過數據的整合、分析和利用,實現科學管理和高效利用,為森工集團各項工作提供強大數據支持。一個發展更智慧、管理更智能、工作更高效的林區,正向人們走來。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