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堅守生態底線不負責任擔當
——三論學習貫徹李紀恒書記林區調研重要講話指示精神
本網評論員
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在林區調研時指出,守住生態底線,為全區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強更好的生態服務和生態產品是務林人的責任擔當。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貫徹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緊緊圍繞“發揮生態功能、提供生態服務、維護生態安全”的基本定位,切實履行好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歷史使命。
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和價值,生態是內蒙古的潛力和責任。作為全國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林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碳匯制氧、凈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維系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牢牢守住生態底線,進一步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是林區神圣使命和光榮職責。
牢牢守住生態底線,貫穿綠色發展理念是遵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守住生態底線,就是要堅持美麗與發展雙贏,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在國有林區改革的關鍵時期,林區要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守林緣生態“紅線”,確保生態功能區的完整性;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災害防控能力,加快生態基礎工程建設,提升生態保護建設層次,進一步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牢牢守住生態底線,提高思想認識是根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落實在實踐中,就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林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武裝頭腦、指導林區改革發展,強化保護好大興安嶺森林生態在自治區守住生態底線、實現綠色發展大局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加大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力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發展定位,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以綠色發展的理念筑牢生態保護建設的思想根基。
牢牢守住生態底線,制度是保障。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李紀恒書記在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要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以強化考核獎懲、嚴肅責任追究、明晰資產產權、嚴格用途管制為重點,健全完善法規規章、管理制度、標準體系和經濟政策,構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保護建設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我們要按照自治區黨委的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完善國有林區林業行政執法體系,推進依法治林,為生態保護建設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