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以紅色引領綠色 講述林區故事|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林業職工群眾

朱容頡
2021-08-10
3244
 ■本報記者 劉洪林

  “習近平總書記到林區看望林業工人了!”2014年春節前夕,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沸騰了。冒著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嚴寒,踏著皚皚白雪,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阿爾山看望林業職工群眾。
  建設生態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沒有忘記地處偏遠的林區,沒有忘記生活在這里的林區人民。當聽到阿爾山林區已全面停伐,正處在艱難轉型期時,他深情地說:“歷史有它的階段性,當時砍木頭是為國家做貢獻,現在種樹看林子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開發建設近70年來,林區幾代務林人始終保持生態戰略定力,堅決落實國家林業方針政策,牢記“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囑托,一手栽樹,一手砍樹,更新造林2000多萬畝。嚴格落實國家天保工程政策,實現了以木材生產為主向林業生態保護建設為主的根本性轉變,森林面積、活立木總蓄積、森林覆蓋率分別由開發初期的6.36萬平方公里、6.62億立方米、60.1%,提高到目前的8.37萬平方公里、10.33億立方米和78.39%,森林資源實現了“長大于消”。
  天保工程20年間,林地面積凈增138萬公頃、森林面積凈增100萬公頃、森林蓄積凈增3億立方米、凈提高50%,森林覆蓋率提高9.25個百分點;新增林地面積可覆蓋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處于全國天保工程實施區的首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為每年6160億元,筑牢了祖國北疆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萬里綠色長城。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后,林區人從當初“砍樹”變為“看樹”,實現了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保護建設、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向保護森林提供生態產品服務的歷史性轉變,良好的生態系統維護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的生態安全,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營養物質積累、凈化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科研文化游憩等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森林資源培育戰略基地。
  “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的旅游業一定會火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讓林區職工群眾歡欣鼓舞,也讓大家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林區自然風光優美,自然資源優越,擁有溫泉、草原、湖泊、濕地、火山、冰雪等多樣化自然景觀,野生經濟植物900種、藥用植物600種、經濟菌類近300種,水資源總量占內蒙古的40%。近年來,林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規劃轉型產業。積極拓展旅游南北東三大板塊,55個重點項目納入自治區“烏阿海滿”一體化和呼倫貝爾“十四五”旅游規劃,94個重點項目納入呼倫貝爾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與內蒙古航旅集團達成通用機場建設共識。營造沙棘、西伯利亞紅松等經濟林8.65萬畝,種植中草藥1.7萬畝。率先在國有林區碳匯交易上取得突破,累計實現銷售額490萬元。成立產業事業部,統籌謀劃林區產業發展規劃,集中管控商業類企業經營,組建旅游、碳匯、林下產品公司,形成“拳頭”優勢,產業發展平臺基本建立。
  森工集團恢復運營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為內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動綱領和黨中央、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切實找準自身在全國全區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身的優勢領域和短板不足,主動融入“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戰略定位,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實現林區美、林業興、林工富,努力在落實“三新”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堅持綠色是林區最大的財富,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推進“兩山”轉化,提升“綠色GDP”,進一步明確綠色發展的重點產業和主攻方向,著力打造生態產品基地,謀劃建設木材儲備、旅游康養、林業碳匯、苗木培育、綠色食藥等生態產業基地,努力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森林產業體系,“十四五”期間,預計林區產業總產值達到25億元。
  在旅游產業上,以“全域大旅游”為目標,融入全國全區旅游布局,打造地標性森林生態旅游康養目的地。推動旅游與生態、文體、醫療、商貿以及森林文化、森工文化、狩獵文化、冰雪文化等深度融合,開發冰雪游、森林游、紅色游、文化游、民俗游、旅居游、研學游、探險游等旅游精品線路和旅游產品。加強與國內知名旅游公司合作,拓展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客源市場,把中高端旅游群體引進來。在林下經濟方面,深入挖掘林區資源多重價值,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林藥、林菌、林蔬、林畜、馴鹿、水產等林下種植養殖業,推進沙棘、榛子等經濟林培育,打造林特產品生產基地。推進林下產品采集、經營、精深加工,從服務餐桌擴大到衣食住行、健康醫療,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在碳匯產業方面,充分用好國家碳中和相關政策,積極融入自治區區域碳市場建設,落實林區碳匯發展規劃,推進“一庫三平臺四體系”建設,規范碳匯數據庫管理,積極對接CCER項目備案、登記、交易平臺,創新開展碳資產管理、技術推廣、市場交易和多層次碳匯產業體系建設,推行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經營模式和收益分配機制,做好碳匯項目開發儲備,規范VCS項目開發交易程序,推進碳中和項目市場化,開辟綠色金融新路徑。
  在阿爾山森工公司退休職工郭永財家中,習近平總書記察地窖,摸火墻,坐炕頭,同老郭促膝談心。總書記對老郭一家人說,快過節了,知道你們生活有困難,我特地來看望你們。林業工人為國家做出了貢獻,黨和國家不會忘記大家。
  看到郭永財家簡陋住房,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向當地干部了解棚戶區改造時間表,聽說這片棚戶區已列入計劃,表示滿意。對老郭說,希望你們住房條件盡快改善,日子越過越好。
  如今,郭永財一家早已同林區眾多棚戶區職工群眾搬進了溫暖舒適的棚改新房。特別是森工集團恢復運營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千方百計促進職工增收,集中精力做好困難幫扶,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鼓勵引導職工通過智慧和勤勞,積極融入旅游、林下經濟等產業發展增收致富,變“輸血”為“造血”。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前后一公里”和關鍵節點短板,推進道路交通、通用航空、信息通信、環境整治等建設,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