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70年篳路藍縷護林海,70年砥礪奮進建興安。
今天,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開發建設7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這是內蒙古林業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林區各族干部職工和群眾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喜事,我們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支撐。開發建設70年來,一代代務林人牢記黨中央囑托,扎根林海,接續奮斗,展現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為支援國家建設,林區廣大干部職工在生產生活和自然條件極端艱苦的情況下,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為國家提供了2億立方米的優質木材和大量林副產品,直接上繳利稅200多億元,是國家同期投入的4倍,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左手砍樹、右手栽樹,累計造林2000多萬畝,建成了阿爾山、庫都爾等多個百萬畝人工林示范工程,森林資源得到了恢復性增長,“天保工程”20年間,森林資源總量達到開發初期的1.47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量年均達到6160億元;堅持先生產、后生活,邊生產、邊建設,連續50余年自辦社會事業,投資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安置大量人員就業,奠定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堅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推進各民族職工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維護了邊疆民族地區安寧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我們總結歷史,就是要倍加珍惜開發建設7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就是要科學把握開發建設70年開創的大好局面和良好態勢,就是要不斷發揚開發建設70年來凝聚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看清楚過去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將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林區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寶貴機遇。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準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草興則生態興”“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深刻認識森林在國家生態安全和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與作用,始終理解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為林區科學經營保護森林、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提供廣闊空間。
70年,是一個歷史章節,也是一個歷史起點。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樹立生態紅線意識,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生態安全的底線,也是“高壓線”,必須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守好綠水青山的“顏值”,利用好金山銀山的“價值”。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改革發展穩定成果更多惠及職工群眾。要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林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凝聚起奮進的偉力、激發出澎湃的動力,推動林區各項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浩蕩征途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走過林區開發建設70載,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奮力書寫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