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我在林區挺好的”

唐永朋
2022-08-31
2746

       1959年的秋天,18歲的我帶著夢想和對大興安嶺的向往,與幾個同鄉來到始建的得耳布爾林業局。那年月,村里鬧饑荒,家中幾口人忙碌一年,可吃的飯還是清湯寡水。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正在開發建設。我與家人商量要來林區,長輩們都不同意,說寧可窮,也不出去賣命。幾經商量,家中主事的同意我試著干一干,不行馬上回來。就這樣,我與鄉鄰的幾個年輕人,帶上家里親戚湊的31元錢,乘火車北上。

       到了得耳布爾后,在有關人員的組織下,我們一伙人徒步來到林業局所在地。一個只有30平方米的帳篷,也就是林業局的辦公場所。另有三頂帳篷,外面停放著幾輛全新的馬車。中午林業局為我們每人定量兩碗高粱米飯,在那時已經是上等的招待了。大家三下五除二,兩碗米飯吃光了。

       因為我年齡偏小,被安排做輔助工,為隊部的伙房拉水。上秋了,天冷得比家鄉早,我駕著馬車到東邊的小河,用小水桶將灌好的水傾入馬車的大水桶之中,往返在小河與隊部之間。夏秋的河水,冬春的冰。當時我只有一張被子,睡覺時要在兩位同鄉褥子的夾縫處睡。雖然工作辛苦、生活環境差,但我不說一聲苦,不喊一句累。堅持了一個月,工資發了下來,二級工標準38元錢。我用第一個月的工資,為自己添了一張褥子,還托人買的棉花、布料。一有機會我就跟隨伐木工用“大肚子鋸”伐木頭。我憑借一股鉆勁,不講條件,不計報酬,硬是學會了伐木技術,成為東方紅老二隊的伐木工。伙食定量由每月28斤增加到每月53斤,定為五級工,一個月工資100多元。這時3位同鄉找到我,說這里的天氣太冷,手腳都凍了,活太累、太危險,飯也吃不飽,十分想家。可我不想走,最后3位同鄉返鄉了。我認為,雖然條件艱苦,但林業局才起步,以后會好的。我囑咐同鄉回家后不要跟家人說這兒的艱苦,就說我在林區挺好的,有吃有住,還給家人捎去了積蓄的185元錢。

       一晃到了1970年,林業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也成了東方紅拖拉機駕駛員。我的信條就是要扎根林區、獻身林區,為國家建設作貢獻。

       無論春夏,還是秋冬,我早上頂星光而出,夜晚帶月光而歸。每天十二三個小時的工作量,每個月都超額完成任務,而且耗油、耗材低,故障率也在同行中最少。有一次拖拉機大燈被樹木彈碎了,為了不耽誤生產任務,我就到隊部要了一個提燈,讓副駕駛員駕車,自己頂著星月,舉著燈引路。到了吃飯時,副班駕駛員才發現我的臉上和手上被枝條抽打出的一條條紅道子。我說:“好好干活,寧讓身受苦,不能受批評。”就這樣每個月下來,我的包車組在全隊名列前茅。

       由于積極肯干,思想進步,技術過硬,林場推薦我到林業局參加第一批汽車駕駛員學習班。1975年11月,我開上“解放牌”汽車,踏上了運輸木材之路。我不僅是開車的能手,還是修車的好手,到現在還有人找我檢修和排查車輛故障。這一行我一干就是16個年頭,大隊曾為我評出三個第一:運材量第一、機車零故障第一、節約的油脂材料第一。曾連續幾年被林業局評為“先進個人”,還被評為林管局級“勞動模范”。我把獎狀一張一張貼到家里的墻上。

       1995年,我退休了。我十分滿意現在的生活,冬天出門穿上時髦的羽絨服,夏季是舒適的休閑裝,到街上轉轉,買一壺老酒,就著小菜,慢慢細酌,不亦快哉。更令我興奮的是告別住了38年的板夾泥房屋,遷入棚戶區改造的新磚房。我是千千萬萬務林人的縮影,是黨的惠民政策,讓和我一樣的林區老工人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馮海富 口述 劉利 整理)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