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每次到書店不購書,只求用書拂拂心。生活中每每心情煩躁和郁悶,就習慣翻下枕邊書,包括自己工作中的業務書籍。如果閱讀文學雜志、小說、詩歌和散文詩等書籍,往往還有意想不到的創作沖動。用書拂心是我一直改不掉的生活習慣。
周末到了,原本緊張的日子一下緩和下來。如何安排自己呢?就想到書店轉轉,翻翻書柜和枕邊的書。可是一直到了晚上,就迷戀上網,直到瞌睡才抱著一本書翻看,往往這個動作只是我回味過去讀書的日子進入夢鄉的動作。那么推到白天吧。可是白天拿起書,就有事。等辦完事,便煩惱起來,不能靜心閱讀。就是翻開書,也感到不會閱讀。這時候就想起古人用雪光讀書,用懸錐讀書,不禁大為敬佩。偶爾把書拿來讀,不免有所惆悵。感嘆還有多少人在看書?當然包括我在內。
記得自己年少時期訂閱了《少年科學報》《少年文藝》《少年文學報》和《故事大王》等,當然也有《飛碟探索》雜志。師范上學那些年,總是抽出國內外長篇名著進行翻閱。我的讀書興趣最為強烈的時候是初中。一放學就把父親給的零花錢購買小說,尤其是書肩上印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籍,到現在我的書柜里面還有初中那會購買的平裝小說,每次撫摩都能嗅出曾經噴撒空氣清新劑的味道。如今,雖然已經很少購買書籍了,可我還是喜歡到書店轉悠下。翻看下昂貴的新書,再從電腦上搜索出自己想看的書,然后在線和下載閱讀。
想想以前總是捧讀文學名著,現在自己卻偏重理性化閱讀和翻看實用型的書籍了。閱讀各國古今偉大人物傳記就能給我打氣,閱讀作家作品風格,研究書籍有助于提高我的寫作水平,閱讀民間詩歌刊物和網絡詩歌,能不斷吸取他人寫作精髓,大大提高自己寫作水平。
現在雖然只是轉悠書店或者在電腦上閱讀打發時光,不由得想起兒時的閱讀情節。這次從書店出來內心平靜了許多,雖然沒有購買一本書。□彭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