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我的家鄉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在我的記憶中,草原的年味別有一番情趣,令人歷久彌新,回味無窮。
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旗里每年都要舉行蒙古族傳統小年祭火儀式,祈福平安庇佑草原,數千名群眾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
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迎新酒”,親朋好友間互贈哈達,恭賀草原風調雨順,來年吉祥如意。在整個正月里,在草原上常會看到穿著節日盛裝的牧民帶著酒香和歌聲,和著馬蹄或汽車摩托車的伴奏,結伴走親訪友的熱鬧情景。
春節期間,正是牧民們接羔旺季,牧民們在喜氣洋洋過羊年的同時,更多的時間是在羊圈里渡過的,陪伴著羊寶寶過了一個又一個吉祥喜慶的新春佳節。雖然整個春節都要在勞動中度過,但說起去年勞動的成果還是喜上眉梢。
農歷除夕一大早,勤勞樸實的哈斯巴特爾來到了羊圈,給羊添完草料,過年了,往往給羊多添些草料。添完草料,大人們帶著孩子們穿戴蒙古族的傳統服飾,按照蒙古族的風俗,早飯前要用牛奶或酒,祭祀天、地和祖先。
在廚房里,哈斯巴特爾的妻子早已準備好早飯,香氣四溢的奶茶和鮮嫩可口的手把肉必不可少,令人垂涎欲滴。煮好的奶茶加入黃油、炒米,放入奶食品之類的東西攪拌均勻即可食用。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哈斯巴特爾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除夕團圓飯開始了。 小孩子們要祝福父母長輩:“新年到了,給媽媽敬上一杯酒。”父母長輩也要回敬:“希望所有的孩子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哈斯巴特爾一邊給大家分羊肉,一邊跟孩子們講用刀吃手把羊肉的方法。“蒙古人拿刀一般都是這樣拿的,刀刃朝里割肉,到手了直接拽。”
春節期間,正是奶食品銷售旺季,回鄉朋友總忘不了帶點本地純正的奶食品饋贈外地的親朋好友,由于訂奶食品的人多,往往需要提前十天甚至半個月提前預定。奶食品是錫盟的特產,備受青睞。“孩子愛吃奶食品,每次回家鄉都吃不夠,不少外地的同事也很喜歡,每年都帶點回去,讓他們嘗嘗鮮,還是咱家鄉的味道正宗!”,從北京返鄉的烏日娜這樣說。除了奶食品,她還給自己和女兒訂了蒙古袍帶回去。
在草原上,即使是漢族,也對蒙古族的民族特色情有獨鐘。一位返鄉朋友說:“年前訂了蒙古袍,但是由于訂蒙古袍的客人太多,過年沒能拿到,還好老板在返程之前趕制好了”。很多在區外上學的大學生都會做上一套蒙古袍帶去學校,很能展現家鄉特色。同學們都搶著搶著穿上照相,通過微信發回去讓家鄉人看呢!
雖說現在網購十分方便,連錫盟的羊肉都可以在網上下單,兩三天就能通過冷鏈物流到達北京了,但是不少人還是選擇在返京前買上家鄉的產品帶回去。返程的行囊里,裝著更多的是濃濃的鄉情。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作者:劉占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