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會講故事的中國畫《汴京的一天》《洛水尋仙》在京首發

孫書程
2018-07-19
3961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張賀)資深藝術推廣人、中信美術館執行館長曾孜榮編著的“中國名畫繪本”系列:《汴京的一天》《洛水尋仙》近日由新經典文化·愛心樹童書隆重推出。作者曾孜榮、愛心樹童書總編輯李昕,共同揭開了“名畫繪本”創作背后的秘密,就“如何和孩子看懂中國畫”這一主題展開對談。

       這兩年,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已經進入中小學課堂,《國家寶藏》這樣的綜藝節目也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多的家長、老師意識到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性。隨之而來,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的原創童書也層出不窮,讓讀者不知如何選擇。“中國名畫繪本”系列既傳承古典文化,又貼近當代兒童,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為原創繪本樹立了很好的典范,用別開生面的方式,讓孩子發現中國畫中的趣味和美好。

       一本書,一幅畫,看懂中國畫可以像讀繪本般簡單!

       《汴京的一天》描述的是“中國第一長卷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故事。《清明上河圖》長5米多,畫中有上百個人物,數十個場景:“京城郊外的早晨冷清而寧靜。一支運貨的騾隊走過田野上的小路。”“一匹馬不知怎么受了驚,在路上嘶鳴狂奔……一個孩子嚇壞了,跌跌撞撞地撲向大人懷里。”“高大的虹橋上行人如織,橋下船只往來”……從寧靜的清晨郊外開始,這本書帶我們在北宋都城汴京中徜徉一天,身臨其境地感受九百多年前的市井生活,感受畫中的熱鬧與繁華、沖突與危機。

       《洛水尋仙》則是中國畫鼻祖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故事,這幅畫被稱為欣賞長卷中國畫的最佳開端,描述了曹植與洛水女神偶然相遇、互相愛慕,最終卻不得不分離的美麗神話。除了主角曹植與洛神,畫中還出現了女媧、雙頭神獸等。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物和情節,該書在故事開始前設置了“人物介紹”,不僅為讀者提供了閱讀本書必要的知識儲備,也讓整個故事文本條理更加清晰。

       做孩子愛讀的繪本,讓國寶名畫在故事中鮮活起來。

       用“排隊幾小時,看畫幾分鐘”來形容每次觀看畫展的經歷再恰當不過了。該從哪兒看起?畫中的山水、花鳥、魚蟲、人物到底有什么關系?具體講了什么?畫中的小細節有什么內涵?大部分觀者對這些問題都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中國名畫繪本《汴京的一天》《洛水尋仙》正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看懂中國畫而誕生的。

       “中國名畫繪本”系列的編著者曾孜榮先生為中信美術館執行館長,曾任今日美術館副理事長、《東方藝術》雜志主編,對東西方藝術都十分了解。十多年來一直在從事藝術推廣工作,致力于中外藝術的策展、中國畫的普及、出版與教育工作。長期在各大媒體及新媒體平臺開設藝術專欄,風格簡練有趣,引人入勝。

       曾孜榮認為,很多中國畫之所以不為人知,部分原因是尺幅很長,不便于公開展覽,如果印在書上,圖像會縮小很多,細節和筆觸都不容易看清。普及工作做得不好,很多人對中國畫就有偏見,認為中國畫陳舊黯淡,畫的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鳥,沒什么新意。其實,每個時代的中國畫大師都在不斷地開拓創新,畫作內外的故事也都極其鮮活生動。

       愛心樹童書總編輯、中國名畫繪本策劃人李昕認為,繪本是孩子欣賞和了解中國畫最貼切的形式。為了讓這套書更有繪本的感覺,書名沒有直接采用原中國畫的畫名,而是像說故事一樣,重新起了書名——“洛水尋仙”(顧愷之繪《洛神賦圖》)充滿了神秘色彩,《汴京的一天》(張擇端繪《清明上河圖》)則簡明親切。在裝幀設計上,中國名畫繪本也一改普通中國畫類讀物以畫作局部作為封面主體的做法,用飽和度較高的純色做護封底色,給人明快、活潑的感覺,模切挖洞設計則既露出了里面封面的重要細節,又增添了神秘感、現代感,具有現代繪本的設計風格。

       看懂中國畫,你需要一套這樣的書!

       長卷中國畫就如同是古代的繪本,欣賞的第一步可以從“畫的是什么開始”。作者曾孜榮以講故事的方式創作了“中國名畫繪本”系列,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通過簡單的觀察理解畫中的人物、情節、故事,畫中的細節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據該書責編邢培健介紹,為了把古代長卷中國畫完美地轉換成孩子易于閱讀和欣賞的繪本,“中國名畫繪本”在情節分割、圖畫布局、遣詞造句等方面可謂做足了功夫。以《洛水尋仙》為例,為了讓孩子更容易理解畫中的故事,編著者把畫面分成了十段,對應了故事發展的十個情節:水邊休息、一見鐘情、顧盼生姿、兩情相悅、眾神贊頌等,在畫面上的恰當位置切割,既不影響畫面完整,又準確分割了情節。書中文字寫得簡潔易懂,引導孩子關注圖畫,從圖畫中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同時也很注重文學性,優美而富有詩意,與圖畫相得益彰。

       這兩年,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已經進入中小學課堂,《國家寶藏》這樣的綜藝節目也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多的家長、老師意識到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性。隨之而來,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的原創童書也層出不窮,讓讀者不知如何選擇。“中國名畫繪本”系列既傳承古典文化,又貼近當代兒童,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為原創繪本樹立了很好的典范,用別開生面的方式,讓孩子發現中國畫中的趣味和美好。

       據悉,“中國名畫繪本”系列的第三部《綠水青山走遍》正在緊鑼密鼓的創作之中,不久將會與廣大讀者見面。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