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食物探險者》:最后的古典植物探險家

劉雪婷
2020-07-13
3949
      在人類歷史上,各個地區、大陸間的植物遷移如絲縷般賡續綿密不曾斷絕。早期的小麥、胡蘿卜、葡萄,晚近的辣椒、玉米、紅薯等都是中國歷史上引進的重要植物。植物引進,不僅豐富著人類的食物選擇,而且還深刻影響著當地農業的方向與未來。對傳統農業大國中國而言如此,對近代新成立的美國亦然。
  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來,歐洲殖民者前赴后繼地進入這片“僅500萬人占有60億英畝土地”的大陸,戰爭殺戮和傳染疾病吞噬了大量的土著人口,殖民者帶著舊大陸的知識和物種在新大陸開始了他們的試驗。“建設新殖民地的過程意味著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食物種植體系。”引進作物對初期美國來說顯得如此重要,以至于時任美國總統托馬斯·杰斐遜說:“為任何國家做的最大貢獻,都莫過于能為其增添一種可供栽培的有用植物。”美國的駐外領事也會留心搜集國外種子寄回國內。
  植物學家費爾柴爾德(1869-1954)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國由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階段,當時人們能吃到的食物非常有限,主要延續著英國帶來的飲食傳統(面包、奶酪、肉類),水果和蔬菜很罕見。費爾柴爾德的貢獻就集中于此———他出生時,美國的農業風景畫單調無趣;他去世時,已是五彩繽紛的景象了。
  除了美國自身需要引進新作物的迫切現實需求外,西方世界中漫長的自然探索傳統也是費爾柴爾德出發的重要動力。從航向牙買加的漢斯·斯隆爵士到小獵犬號上環球航行的達爾文,一次次的探索和冒險積累了人們關于自然的知識,世界的面紗一塊塊地被揭開,動植物被清晰地分門別類,探險家一直是那個時代的弄潮兒。費爾柴爾德年幼時有幸見到了當時著名的探險家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他幾乎和達爾文同時提出了“自然選擇進化”的思想。華萊士將其代表作《馬來群島》送給費爾柴爾德,遙遠異域的神秘意象“激發了少年費爾柴爾德的雄心。”
  引進作物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費爾柴爾德所供職的美國農業部“首要任務一直是提供種子”,但是其種子引進往往得不到農民的認可,被認為是“鍍金時代的花瓶工程。”但是,美國廣袤的土地需要多樣化的作物。在費爾柴爾德的鼓動下,農業部長威爾遜給他建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暨植物引進辦公室”,但經費和設備非常有限。在有限的官方支持和貴人相助下,他給美國引進了邁耶檸檬、桃子、羽衣甘藍、香櫞、啤酒花、鱷梨(牛油果)、櫻花等重要植物。新的植物或者優良品種種植方式恰當,再輔之以合適的水土,往往會產生一個新的產業,而且很多影響在日后才能呈現,比如鱷梨、羽衣甘藍這類作物,在現代營養主義的研究和鼓吹下才從無人理睬到備受追捧。
  費爾柴爾德引進作物的同時,美國對動植物的檢疫標準卻越來越嚴格。191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植物檢疫法》,管控成了植物引進的常態。即便如此,費爾柴爾德依舊通過助手的幫助給美國引進了有價值的植物品種。
  人類歷史上大規模的植物交流出現在大航海時代之后,環境史學家克羅斯比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新舊大陸間的物種頻繁交流,相對于物種豐富、人口密集的舊大陸,新大陸的受益和改變更為巨大(現代文明的視角)。費爾柴爾德所處的時段可以說是這一“大交換”的余音。兩次世界大戰后,現代民族國家紛紛確立,植物的交流不可能再像往日那般通暢無阻。優良品種被視為重要的物質資源,間諜式的騙取已成過去式。所以,我會評價費爾柴爾德是“最后的古典植物探險家”———新品種的發現越發困難,國界的阻滯更加明顯,探險逐漸成為上個時代的故事。費爾柴爾德的兩個助手邁耶和波普諾是這個故事最好的注腳:前者在中國的植物探尋激情日漸消沉,患上了“思鄉病”,最后走上了自殺的不歸路,他的消沉“恰巧與植物引進事業的衰退同步”;后者在1925年放棄了植物探尋工作,選擇成為聯合果品公司的首席農藝家,這是美國大農業的未來。古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但人們的探索是否已經終結?面對當下日益嚴重的人口、環境、糧食危機,地球上已經沒有新大陸供人們試錯試驗,人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可以說,只要人類存在,探索的腳步就會永不停歇。  
       □佘濤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