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楊威 初堯
地處內蒙古大興安嶺南麓的綽源林區冰雪未融,3月28日這天又經歷了一場風雪。
綽源森工公司生態功能區面積312588公頃,在這片浩瀚的土地上,16座瞭望塔屹立在各座高山上,如“定海神針”般守護著這片綠色林海。
山上積雪未化,高山瞭望先行。作為綽源林區森林防火第一道防線的瞭望員將陸續登上瞭望塔,開啟新一年的高山瞭望工作。
4月1日早晨7點30分,應急事務處的瞭望員和專業森林消防隊隊員20余人早早集合在單位大院,將各類物資、給養裝備往依維柯運兵車上裝。東風運兵車運載著雪地摩托和北極星運兵車,迎著晨曦,踏上了攀登摩天嶺的征程。
摩天嶺瞭望塔海拔1456米,是綽源生態功能區內的最高峰。站在塔上可以俯瞰整個綽源林區,是綽源防火瞭望工作的“心臟中樞”。而摩天嶺又以山高坡陡著稱,塔道全長達8.5公里,成“之”字形的塔道大部分位于高山陰坡,每年的這個季節山上積雪及腰、“冰包”橫行,給瞭望員上塔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依維柯運兵車軋著厚厚的積雪向山上趕去,一進山,四驅車的輪胎就開始與冰雪較勁,越往上走越不聽使喚,越往上爬打滑越厲害。行駛至松樹溝約9公里處時,道路上“冰包”和積雪“逼停”了運兵車,大家只能換乘車輛,將給養搬運到雪地摩托和北極星運兵車上,再次前行。
車輛在“之”字形塔道上艱難地攀爬,時不時就會陷入積雪硬殼中或者卡在冰包上。他們或用鐵鍬將車轱轆周圍的障礙清理干凈,或倒退車輛重新尋找路線,緩慢地向山上行駛。
到達摩天嶺半山腰的平臺后,車輛徹底行駛不動。大家將米面、蔬菜、食用油、水等物資給養分發到每一個人身上,通過人力向嶺上搬運。齊腰的積雪大大阻礙了大家行進速度,他們輪換著在前面蹚路,保持體力,碰到雪面較硬的地方,就靠著往年的經驗,在雪上爬著向前挪動爬行。
“由于今年雪大,有的塔路車輛根本上不去,我們就只能靠人力登山,護送瞭望員上塔。他們上塔后將全天候開展瞭望工作,全力保證綽源林區春季森林放滅火工作安全。”休息間隙,應急事務處瞭望股股長劉希如介紹。
路程遙遠,行程艱難。由于坡陡雪深,大家漸漸體力不支,每走一步都氣喘吁吁,每走一段就要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特別是拐過塔道最后一個彎道后,由于是一點一點往前挪著行進,眼看著塔房就在不遠處,但此時大家體能已基本耗盡,短短幾百米的路程耗費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靠著極強的毅力和耐力,大家在艱難跋涉6個多小時后終于登上峰頂,到達塔房。
短暫的休整后,瞭望員孫忠全、韓伊勇拿起望遠鏡,登上瞭望塔,擦拭啟動“森林眼”遠程監控系統。巡視一圈后,啟動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對講臺,與應急事務處調度室進行會晤。
“737,737,224周邊一切正常,‘森林眼’已啟動,通信信號是否清晰?”“737收到,通信信號非常清晰,按計劃開展工作。”
瞭望員黝黑而又滄桑的面孔、屋內嗡嗡作響的電池機組、漫山遍野的皚皚白雪,訴說著寒山風雪中的孤寂。而這些身處綽源林區各個瞭望塔上的瞭望員已能淡然處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不斷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只因心中有那份守護綠色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