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6月4日,內蒙古森工集團綽爾森工公司上演溫情一幕:一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鸮在經歷警企聯合救助后,振翅重返大興安嶺林海。
6月2日,一只行動遲緩的雕鸮意外飛入當地居民家中。察覺鳥兒可能受傷,該居民第一時間聯系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綽爾分局森保大隊。值班民警迅速對接綽爾森工公司森林資源管理中心,一場跨部門的生命救援隨即展開。受傷雕鸮被緊急送往救助站時,翅膀仍有血漬凝結,救助人員戴著手套輕輕托住它的身體,放入鋪有軟墊的圍籠中——這個在夜間捕捉鼠類的“獵手”,此刻正安靜接受人類的守護。
“羽翼挫傷但未傷及骨骼,需要靜養和高蛋白飲食。”救助站里,工作人員用生理鹽水清理傷口,小心翼翼去除污垢,隨后遞上新鮮牛肉。在特制圍籠中,雕鸮漸漸恢復活力,從最初警覺縮成一團,到主動啄食,再到展開翅膀在籠中試飛,每一點變化都被記錄在救助日志里。6月4日清晨,工作人員驅車前往人跡罕至的針葉林帶,當籠門打開的瞬間,這只體長約60厘米的雕鸮昂首振翅,消失在斑駁樹影中。
“雕鸮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是森林生態鏈的重要一環。”綽爾森工公司森林資源管理中心劉林海介紹,近年來隨著“企警協同+全民參與”保護機制的深化,林區已建立覆蓋監測、救助、放歸的全流程體系。此次雕鸮救助中,居民及時報警、警方快速響應、企業專業救治形成無縫銜接,正是生態保護“全民防線”的最佳印證。( 劉玉榮)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