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火場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正在向火場縱深清理
6月4日,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6·2”雷擊火前線指揮部獲悉,北部原始林區阿巴河火場抓住6月3日夜間氣溫降低的有利時機,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已于當晚11時實現全線合圍,該火場投入兵力1950人(其中林業撲火隊員1250余人,森警700人)。目前,火場得到有效控制,正在組織人員向火場縱深清理。
此外,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火場受風向變化影響,火場由北向南、由西南向東北呈“V”型分布,過火區域呈雞爪狀,形成“花臉”火場,內蒙古大興安嶺“6·2”雷擊火前線指揮部研究制定了“守西、封北、打東”的撲火方案,充分發揮現有火場1340人作用,抓住3日晚間氣溫降低有利條件,全部在東線分段撲打火頭,控制外圍。截止今早6時,東線撲打向前推進8公里。
同時,在阿龍山林業局已集結1200人(其中林業撲火隊670人,森警530人)、在根河航站已集結森警100人。今晨5時,根河航站兩架飛機載30人已起飛到汗馬火場給M-26飛機打新的機降點,便于就近投入兵力。為確保后續兵力,協調森警部隊跨區域馳援1000人,呼倫貝爾市500人,7個林業局緊急抽調560人,屆時火場總兵力將達到4700人。
進入防火緊要期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持續干旱少雨、高溫低濕,多地最高氣溫達35℃以上,超過歷史同期極值。特別是干雷暴頻發,雷擊火進入集中爆發期起,防火形勢十分嚴峻。汗馬、阿巴河火場均處于北部原始林區,地形復雜,偏遠無路,且地處高山陡角,地表植被茂密,多為易燃的針闊混交林,給運兵撲火作戰帶來了諸多阻力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