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趙佳佳 見習記者 李鵬飛 通訊員 鄒曉華)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防滅火指揮部最新了解到,永安山林業局恩和林場的火災于7月13日23時30分合圍。至此,11日至13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林區6起雷電森林火全部實現合圍。
13日至14日,雷電再次引發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林區12起森林火災,經過全體參戰員的連續作戰,目前已合圍11起,還有永安山林業局毛河林場的火災正在緊張撲救中。
目前,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林區火場已投入總兵力1839人,其中林業專業撲火隊1249人,森林消防隊伍560人,航空特勤突擊隊30人。
林業撲火隊員在全力撲救森林火 火災發生后,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高度重視、科學應對,第一時間啟動林區應對雷電火聯控實施方案,管理局黨委書記陳佰山,黨委委員、副局長宋德才,黨委委員、總工程師牛廣忠在管理局指揮中心指揮統籌;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閆宏光和黨委委員、副局長韓錫波立即趕赴前線調度指揮,在北部林區烏瑪零公里處成立火場前線指揮部。
撲救中,管理局堅決貫徹“投重兵、打小火”的戰略方針,快速反應、果斷決策,統籌調配撲救力量和大型裝備分頭處置,面對多火場同時作戰、多兵種聯合作戰的復雜局面,管理局森防指和前線指揮部準確研判各個火場發展態勢,多方調集力量,及時根據火情調整戰略戰術,并立即組織了精干領導小組火速趕赴火場前線指揮。各參戰單位晝夜兼程、多點向心,梯次投入滅火行動,保證各個火場和火場各個方向都有重兵撲救、重器攻堅。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永安山林業局吉興溝林場火場引發火災的雷擊木 據悉,火災大多發生林區森林腹部,山高林密,灌木叢生,隊伍開進艱難,加之針闊混交,偃松郁閉,腐殖層厚等因素,給森林火災撲救、行進、清理帶來了極大難度。火情發生后,內蒙古大興安嶺航空護林局根據及時出動飛機定位坐標點,積極調運飛機滅火作戰和投送兵力;航空護林特勤突擊隊沖鋒在前,在部分火場開設機降點,并進行火場前期處置;全體參戰林業專業和半專業撲火隊員、森林消防隊員,多次轉場,連續作戰在抗擊火魔的第一線,不怕疲勞,克服了種種困難,為筑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作出了英勇貢獻。
進入7月以來,林區各地降水偏少,特別是林區北部,干旱少雨,加之溫高低濕,干雷暴活動頻發,給林區森林防滅火工作帶來了極大壓力,目前林區北部防火形勢仍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