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寫好“綠色文章”盡展“生態畫卷”

姚旭峰
2020-01-16
2969
      編者按: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綠色安全的森林食品、底蘊深厚的森林文化……2019年,林區煥發蓬勃生機,基層亮點頻現,新年孕育新的希望。今日起,本報推出“新春走基層”專欄,聚焦生態保護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黨建引領等工作,講述林區精彩故事,描畫難忘回憶,生動展現林區人的奮斗歷程、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在新一輪改革發展大潮中,為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美麗新林區作出新的貢獻。

  ■米何妙子

  2019年,翻看林區生態保護建設“臺賬”:
  護綠有方,完成森林撫育調查設計19.6萬公頃;林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337.5萬畝。
  逐綠得景,完成人工造林7萬畝,補植補造37萬畝,國土綠化4.8萬畝;濕地保護面積達到63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52.5%,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面積達到224.86萬公頃,占林區生態功能區總面積的21.1%……
  點綠成名,2019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年會暨跨界自然保護地研究與管理合作研討會在林區成功舉辦,大興安嶺這片不可復制的自然保護地又一次登上國際“舞臺”,聞名遐邇。
  ……
  愛綠更要護綠。透過這一組組閃耀、擔當實干的進位數據和實事,不難發現,林區在為祖國北方大地添綠增彩的過程中,突顯出的責任和擔當。
  念好“綠”字經,助林增長,青山常在,后繼有“林”
  近日,在距離畢拉河林業局局址170公里的26里溝,畢拉河林業局達爾濱湖林場的撫育隊員們運用嫻熟的手法,將倒木截斷、清林歸堆。達爾濱湖林場森林撫育分隊隊長劉世剛說:“我們林場11月6日到達撫育現場開始生產作業,干部職工干勁兒十足,熱情高漲,任勞任怨,一定保質保量完成撫育任務。”
  油鋸在林間沙沙作響,風倒木、枯立木、風折木等影響樹木生長的“病態”木,在“森林美容師”的修剪下,被一一去除,調節了林分結構,促進林木生長,讓森林更安全,更健康。
  林區大地處處閃現著森林撫育作業一線職工的身影,他們披星戴月,克服困難,保質保量完成“規定動作”,為林區念好“綠”字經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加快森林培育上,林區加大了國土綠化和補植補造工作組織和管理力度。從源頭抓起,進一步嚴格調查設計審核,從場地選擇、設計說明書、樹種設計、混交配置等方面逐項把關;在國家規定的造林初植密度區間,確定林區合理的造林密度;繼續加強混交林營造工作,嚴禁單一樹種造林; 
  為確保春造春育順利開展,營林生產處克服人員少、任務重、時間緊等困難,組織全體技術人員多次深入作業現地進行技術指導,加強作業過程管理。對2017-2018年人工造林和補植補造成效進行了現地督查,全面摸清和掌握近兩年造林實際成效,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并督促各單位對未達標場地及時開展撫育和補植;繼續強化調度指揮,加大調控力度,全面督促各單位開展頂漿造林,及時掌握林區造林綠化工作進度;為避免牲畜對造林苗木的破壞,組織林業局對局場址周邊的造林場地,進行了圍欄架設工作;春季氣候持續干旱,及時組織各林業局開展造林場地受旱災情況自檢工作;根據《森林培育績效考評暫行辦法》要求,認真做好森林培育制度建設、調查設計、施工作業、后期管理和培育成效等考評技術指標落實工作,加強并完善各項內業檔案管理。
  在提升森林質量上,為確保國土綠化苗木供應,積極組織各林業局充分利用溫室和簡易大棚,加大容器新播和移植容器育苗力度,加快苗木出圃進度;充分利用林區圃地、退耕林地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特色種質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常綠針葉大苗和經濟林苗木、林區特色花灌木等苗木培育工作。
  據國家林業局公布的全國第九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數據顯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林地面積1029.60萬公頃,森林面積837.0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8.39%,森林面積占全自治區的32%。與1998年相比,國家實施“天保工程”20年間,林地面積凈增138.74萬公頃,森林面積凈增99.4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了9.25個百分點,森林蓄積凈增3.01億立方米,活立木蓄積凈增2.66億立方米,保持了林地、森林面積、森林蓄積、覆蓋率持續增長態勢。
  筑牢防護“網”,堅守底線,三分造、七分管
  在林業管護、守住生態底線方面,“林區經驗”同樣可圈可點。
  山有人管。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有林區(林場)管護用房建設試點方案〈2017—2019年〉》規劃,2017—2019年林區建設管護用房443個。截至2019年,林區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的管護網絡責任體系,管護人員2.2萬人,落實管護面積966萬公頃。加大巡護密度和野外監管力度,進一步提升了森林保護、監測的能力。引進了視頻監控、北斗導航、自動傳感、無人機巡護等先進技術,全面提升了生態保護建設水平。
  林有人護。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責任全面落實;加強聯防聯治工作;全面監測,科學預警,2019年林區林業有害生物共監測面積9731.75萬畝,悉心呵護生態建設成果。
  火有人滅。林區不斷加強預防、撲救、保障體系建設,創新工作措施,逐步打造“天、空、地”一體化防滅火體系,實現了“應急準備全面化、火源管理規范化、督導檢查標準化、工作重心精準化”。據統計,2019年林區共發生森林火災92起,雷電火占92.4%,當日滅火率為98.9%,動用兵力1.96萬人次。與2018年相比,森林受害率降低0.51,當日滅火率提升了7.2%,未發生人為火災。
  濕地有人保護和修復。不斷完善濕地分級體系,認真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根據生態區位重要性、生態系統功能脆弱性和生物物種稀缺性等,完善林區濕地分級體系,合理確定濕地保護和利用的關系;遵循“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針對濕地公園生態特征、管理和建設特點、合理利用方式不同,探索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新方法,加強保護、監測、科普宣教基礎設施建設。
  呵護青山綠水,保護生態環境,用嚴格的保護制度和最嚴厲的法治手段為林區生態保駕護航,如今已成為林區上下的共識。

  記者手記:當人們穿過潺潺溪流,踏行在林蔭之中,吸著清潤的氣流,聽到林中悅耳的鳥鳴……所有這些,離不開務林人從始至終追青逐綠的目標,惟有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才能為藍天白云配上碧綠的底色。生態保護,任重道遠。我們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