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
林海日報官方微信
#
林海日報官方微博

字號

A- 小

14

A+ 大

惠民生暖民心增福祉

朱容頡
2020-12-02
3033
      民有所思、我有所動,民有所愿、我有所為。持續提高職工收入、全力織密社會保障網絡、不斷加大幫扶工作力度……“十三五”期間,林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保障更加全面,從增強職工群眾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了具有林區特色的民生保障體系,用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績向職工群眾交出了一份溫暖厚實的“民生答卷”。
  增加收入兜底線 民生保障更有溫度
  “不僅工資每年都漲,還可以通過人工造林、補植補造等生產勞動進行增收,勞有所得,干得越多掙得越多。”54歲的劉子春是圖里河林業局南溝林場的一名管護員,2015年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劉子春從“砍樹人”轉變成了“護林人”,僅2019年,劉子春通過補植補造、人工造林、退耕還林、森林撫育等生產勞動增收2萬余元,工資增資6000多元,薪資待遇持續增長,劉子春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政策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了。”
  劉子春只是廣大林區職工的一個縮影,幾年來,林區聚焦聚力民生福祉,一件件民生實事像冬日里的一把火,溫暖了千家萬戶。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十三五”期間,林區建立職工收入增長機制,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職工年人均工資超過6萬元,較改革前提高了67%。堅持工資向一線傾斜,通過安排人工造林獎補、森林防滅火專項補助等,一線職工人均增收1.5萬元。
  多年來,阿爾山林業局伊爾施林場哈達外站管護員周樹彬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心關懷。
  52歲的周樹彬看似是個硬漢,可他的身體實際情況還不如80多歲的老父親。周樹彬以前在林場從事木材生產作業,妻子沒有正式工作。2008年,周樹彬體檢時發現患有肝癌,東拼西湊7萬余元,前往北京做了手術,可此后再不能從事重體力工作,這使本就入不敷出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13年,周樹彬找到單位,申請組織幫助,林業局工會和林場干部來到周樹彬家中了解情況,積極為其爭取享受國家級困難戶扶持待遇。
  “2018年孩子上大學,享受了義務幫助困難職工子女填報高考志愿政策,金秋助學給予3000元補助,去年給了5700元,僅前年一年林業局領導一助一、多助一到家來慰問,各項節日送溫暖資金一共8300元。”一筆筆幫扶資金、一次次真情幫助,都牢牢刻在周樹彬的心中。
  解廣大職工群眾燃眉之急,為困難職工雪中送炭。“十三五”期間,林區優先解決職工群眾相關的“心頭”事,持續加大幫扶力度,2017-2019年,籌集幫扶資金3108萬元,幫扶困難職工32014戶次;發放家庭經濟無息貸款5816萬元,扶持家庭經濟戶2617戶次,提高了職工工資外收入;對與木材生產相關的16510名職工,進行了分類轉崗安置,解決了5.6萬名混崗集體工養老保險統籌問題;啟動了企業年金;在職職工全員參加“五險”,養老保險納入自治區統籌。
  一條條飽含溫度的舉措,積極回應著群眾的“民生關切”;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地,將林區改革發展的成果真正惠及職工群眾的心坎里、口碑中。
  改善環境辦實事 民心工程更見成效
  11月6日上午,綽源林業局有限公司與國網牙克石市供電公司攜手舉辦綽源林業局有限公司翠嶺林場、青嶺林場10千伏線路通電儀式,這條歷時2年,全長58公里的“光明線”、“民心線”、“發展線”正式合閘通電。至此,綽源林業局有限公司下屬的5個林場全部實現通電。
  “以前每年春秋兩季防火期山上林場用電靠發電機,每天發電幾個小時油脂消耗很大,大家盡量把電留給對講機等防火通訊,廚房里的冰箱成了擺設,手機都不敢用,更別提有啥業余生活了。如今林場24小時都有了電,咱防火通訊更暢通了,我們別提多開心了。”綽源林業局有限公司翠嶺林場管護員王洪立高興地說。
  翠嶺林場和青嶺林場是綽源林業局有限公司最后2個未通長電的林場。2個林場位于綽源林業局有限公司偏遠的嶺西地區,距離公司所在地都在50公里以上。2008年實施生態移居政策后,所屬林場居民全部搬遷至公司所在地。2個林場總管護面積12萬多公頃,生態保護和建設責任重大。春秋防火期林場職工靠前駐防和全年從事森林經營各項工作時,只能依靠發電機滿足工作所需,一線職工的生產生活用電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暖就是把職工群眾的“小事”放在心上,在增進職工群眾福祉中擔當作為。“十三五”期間,林區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林區道路、通信、垃圾污水處理、飲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促進林區與周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屬地政府與森工集團通力合作,累計完成投資6.89億元,36個中心林場全部通了國電,13個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進行了街巷硬化和標準化林場建設,林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你問我幸福嗎?我覺得很幸福。”在新改造的棚戶區樓房前,甘河林業局庫西管護所職工楊瑞庭這樣說。當初他們一家人蝸居在林場破舊房子里,如今住進了50平方米的樓房,他們只花了2萬元,加上裝修不到4萬元,如果按市場價每平方米1500元計算,少花了5.5萬元。“這得感謝棚改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楊瑞庭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以民生需求為本,惠及民生、服務百姓,才能不斷探索推出務實之舉,不斷創新方式載體,有效提升職工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十三五”期間,林區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棚戶區改造等項目有力實施,完成棚戶區改造17.1萬戶,5.22萬戶深遠山林場居民搬遷至中心城鎮,使累計40多萬名職工群眾享受到了棚改政策,徹底消滅了危舊房,居住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改善了城鎮面貌,臟亂差現象和治安防火隱患明顯減少,社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民之所呼,行之所應;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三五”期間,林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職工群眾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位職工群眾,一項項惠民之舉、一樁樁利民實事,猶如涓涓清流滋潤著百姓的心田,如一縷縷陽光灑遍林區每一個角落……(李鵬飛 趙興祖 劉淵波)
分享至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頭條
打開頭條,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頭條。